反服貿背後的孤島心態

時間:2014-04-15 08:27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15日發表評論文章説,歷史是由未來的勝利者所寫的,評斷是否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很大程度取決於未來的潮流發展。

  首先,臺灣是小經濟體,閉關自守則産業難以達到規模經濟,也無法利用臺灣的人才優勢發揮比較利益。所幸二戰之後的冷戰架構,為了支援冷戰前緣的盟國,美國片面開放了市場給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使其成為北美市場的生産製造基地。除了歷史機運之外,傳統儒家社會強調的教育以及秩序,造就了臺灣經濟起飛。

  其次,中國改革開放後,隨著中美關係戲劇性地改善,扭轉了冷戰格局和經濟社會局面,創造了迅猛的經濟增長,臺灣在國際經濟貿易分工中的製造角色發生了改變。於是,即便在“戒急用忍”的大帽子之下,臺灣經濟依賴從美國日本逐漸轉向大陸。大陸市場從2001年經濟衰退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支撐了臺灣經濟於不墜。即使在民進黨執政的2000年以後,大陸仍超越美國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地。可見臺灣對大陸依賴的系統慣性不因政權的更疊而有任何改變。

  曾經臺灣社會一度因為富有而自信自傲,所以尚能對外界持有較為開放的心態。但隨著外在經濟大環境的改變,臺灣越發退縮與不安。這樣的社會氛圍正好是一切陰謀論的溫床。於是,各種匪夷所思的陰謀論,被包裝在各種淺顯易懂的懶人包中快速流佈。陰謀論帶來的恐懼與仇恨又與社會媒體工具結合,提供了大量即時動員的能量與可能性,於是澆灌出了奇異繁茂的“太陽花”。

  反服貿人群中所散發出來濃厚的“反中”“反全球化”意識,其根源就是過去20年多提倡的所謂“臺灣主體性”的開花結果,這是對中國大陸崛起趨勢恐慌之餘的“孤島意識”。但臺灣社會並沒有真正認識到現有一切的經濟成就,不論臺灣過去的依賴美國,以及現在的依賴大陸,其實都仰賴美國及大陸片面的給予與優惠。這種只想別人開放、自己不開放的孤島意識,其實更像是一種只取不與的“恩施意識”。

  其實,韓國比臺灣更早經歷反全球化運動。韓國的反全球化運動遠比臺灣的動員規模更大更激烈。2006年11月,反對韓美自貿協議的7.4萬名群眾在全國13個城市示威,襲擊7個城市的政府大樓,但仍不能動搖韓國政府與各大經濟體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區的戰略決心。韓國目前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有10個,其中與歐盟、美國的FTA繫於近3年才生效,韓國在談判中的FTA有9個包括中日韓FTA、RCEP等,已簽署而尚未生效的有加拿大及澳洲兩個。韓國的全球化佈局已然成型。

  中國與韓國的崛起,其實對臺灣是在向全球化的開放中後來居上。全球化讓中國與韓國順利融入了國際經濟體系中,發揮了他們各自的比較利益,所以成長為耀眼的經濟大國。臺灣卻因“反馬反中”的黨爭小利,反有可能在世界經濟分工的格局中被邊緣化。

  文章説,其實,我們都不知道30年後的我們,以及後人將如何看待這一段歷史。但區域經濟整合看起來仍然方興未艾,中國大陸經濟仍然擁有強大的成長動能。臺灣面對新的政經格局必須務實、自信與開放。務實才能避免臺灣被意識形態與各種激進或虛無的主義的綁架;只有自信,才能夠不被虛幻不實的陰謀論所恐嚇,確信臺灣可以在未來的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格局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只有開放,才能實現臺灣的比較利益,才能引入競爭來強化自我的競爭優勢。

  這比較可能是歷史正確的一方。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