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簡稱《決定》),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五位一體的建設內容,為今後十年的改革佈局描繪了宏偉藍圖。兩岸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大陸的深化改革對兩岸關係深化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此次三中全會及《決定》對未來兩岸關係影響有四個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看點一:經濟上擴大對臺開放,厚植共同利益
近年來兩岸經濟關係日趨緊密,雙方經濟依存度逐漸拉高,目前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地區和第一大順差來源。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經濟改革勢必對兩岸經貿往來産生重大影響,具體表現在:
一是將繼續擴大對臺開放。《決定》在有關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內容中,特別強調將擴大臺灣地區的開放合作。預計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後,《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的協商簽署也將很快提上重要議程,這將是兩岸貨物往來向自由化邁進的重要一步。
二是將為臺商提供更加優質的投資環境。《決定》旗幟鮮明地提出,要通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隨著財稅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逐步落實,大陸的投資環境無疑將更加完善健全。這等於是給廣大臺商吃下一顆“定心丸”。
三是將為臺灣服務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這對臺灣服務業將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目前,大陸服務業僅佔GDP的44%,而臺灣則高達70%,差異就意味著市場空間。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分析師喬虹就認為,“深化服務業改革是《決定》潛在亮點,預計從明年下半年起就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實質性的效應,臺灣包括銀行、保險、醫療照護等産業可望從中受惠。”
看點二:政治上注入強勁動力,破解“瓶頸”難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於兩岸政治關係的進一步深化,同樣具有深遠意義,必將推動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度的政治層面交流。兩岸關係發展由經入政、勢在必行。事實證明,當兩岸經貿往來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遭遇很多政治層面的“瓶頸”問題。如果這些制約因素不能早日得到有效化解的話,兩岸發展速度將有可能放緩甚至陷入停滯。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在今年APEC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才會向臺灣特別代表蕭萬長表示,“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大陸即將啟動的新一輪改革方略勢必會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而這也將為大陸積極主動地謀劃兩岸關係提供強大的實力後盾和充分的戰略自信,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更可以為兩岸未來政治層面的深度交流打下牢不可破的堅實基礎。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稱,“十八屆三中全會政策實施並取得亮麗成績後,有助於對臺灣問題的突破。”臺灣政治大學教授邵宗海也認為,“目前兩岸之間交流已經達到一個高峰”,“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兩岸關係會繼續向前邁進,並對政治等深度議題進行交流。”具體説來,從短期來看,兩岸兩會互設代表處問題有望儘快得到解決;從長期來看,兩岸經由目前的民間政治對話邁向正式的公權力部門政治對話,進而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都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