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以十八大為新起點 繼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時間:2012-11-14 08:09   來源:台灣網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4日閉幕,幾天來,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全面闡述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本主張成為海峽兩岸熱烈關注的話題。十八大為兩岸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路徑,即:和平統一必須經由和平發展這一階段,和平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做好準備。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為大陸的發展劃下一個新的起跑線,也為兩岸的未來指出一條光明大道。

  站在十八大的新起點上,我們的目標更加明確。

  十八大報告首先為我們指明瞭開展對臺工作就是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我們堅持和平統一,就是因為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與此同時,十八大也高度概括、辯證地指出了“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關係,即:祖國的和平統一不可能一步到位,和平統一必須經由和平發展的階段。

  黨的十八大讓兩岸關係當前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是目前兩岸關係的主軸。因此,現階段我們對臺工作的任務是,在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充分的條件。與此同時,人民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根本動力,要保障兩岸關係富有生命力,還必須始終把為人民謀福祉放在首位,把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放在首位;如此,我們的目標才是建立在更廣泛的民意認同基礎之上的,才能更加地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站在十八大的新起點上,我們的步伐更加堅定。

  對於十八大勾勒出的大陸未來一段時期對臺工作的藍圖,臺灣方面作出了正面響應:馬英九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臺當局“陸委會”表示,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共同利益,臺海和平需要兩岸雙方共同維護;臺軍方則表示將配合兩岸協商進程與議題,進行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相關研析。由此可見,兩岸已經在雙方共同發展的大目標上達成了某種默契,我們行走在雙贏軌道上的步伐,也必將因此變得更加堅定。

  步伐堅定,還因為前進的路徑清晰、對臺政策務實。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已逐漸從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期,也意味著我們要開始碰觸到之前曾暫時回避的政治議題,這在十八大報告中均有體現:“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謝鬱教授認為,這是在強調下一步應建構一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政治架構,所以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這些都應該成為兩岸在和平發展階段努力的方向。

  站在十八大的新起點上,我們的心裏更加自信。

  最近幾年可説是臺海形勢最為安定祥和、兩岸關係發展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涉臺部分的論述目標堅定、立場明確、路徑清晰,讓我們處處都能讀到中央對於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高度自信。而這種自信,來源於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0年來的發展進步、偉大成就,更來源於我們所依賴的科學發展觀、對於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臺灣《經濟日報》11月9日發表社論説:站在臺灣的立場,我們非常珍惜得來不易的兩岸和平發展新局,因而希望十八大後能進一步開展兩岸關係,共同實踐兩岸和平願景。福建省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原所長吳能遠説:在十八大報告對臺方針政策的引導下,未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還將不斷地深入,朝著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最終目標前進。實踐已經證明,大陸對臺政策是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是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訴求和最終和平統一偉大目標的。今天,我們站在黨的十八這個新的起點上,目標更加明確、步伐更加堅定、信心更加充足,讓我們邁開大步,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加油!(台灣網評論員 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