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林:李登輝還有多少剩餘價值?

時間:2011-11-09 11:15   來源:台灣網

  日前,李登輝因罹患大腸癌而動手術,馬英九去榮總醫院探視“被拒”與同日晚上蔡英文與李登輝“相見歡”的問題,立刻成為島內輿論炒作的話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8日在《海峽導報》撰文指出,李登輝生病動手術,當然可以博得一部分人的同情,甚至有可能牽動選舉的神經,但實際上,真正利用病情操弄政治的也是李登輝。李登輝想充分利用其“剩餘價值”為“臺獨”效勞,效應也應該是有限的,因為,臺灣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信的話,可以拭目以待!

  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李登輝因罹患大腸癌而動手術,因為時值選舉的敏感時刻,圍繞馬英九去榮總醫院探視“被拒”與同日晚上蔡英文與李登輝“相見歡”的問題,成為臺灣政壇的重要議題,李登輝的後續病情發展及其動向似乎成為選舉中的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曾在選舉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臺灣目前的兩黨政治甚至藍綠對立,都離不開李登輝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 

  由於李登輝具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又是第一個所謂的“臺灣人總統”,因此背負有臺灣社會所特有的 “李登輝情結”。正是運用這一特有的優勢,李登輝對民進黨的發展給予了扶持,於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有 “李登輝是一個半黨主席”之説,“一個黨主席”是説李登輝是國民黨的主席,“半個黨主席”是説他擔任了半個民進黨的主席。也有説李登輝白天是國民黨的主席,晚上擔任民進黨的主席。 

  不僅如此,李登輝還在1994年的首次臺北市長直選中,在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黃大洲、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與新黨候選人趙少康的“三分天下”中,“棄黃保陳”,把陳水扁扶上市長寶座。更在200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刻意分裂國民黨,導致宋楚瑜獨立參選,讓陳水扁 “漁翁得利”,進而在2004年的“手護臺灣”中再助陳水扁連任。李登輝把持臺灣政權12年,硬生生地裂解了國民黨,將其從執政黨的位置上拉下來,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罪人。 

  影響力與日俱下 難再裂解國民黨 

  李登輝在臺灣呼風喚雨、影響臺灣政局發展已經是歷史,而現實是,李登輝在臺灣政壇的影響力在與日俱下。 

  這由以下原因所決定:一是因為其年屆九旬,歲月與體力不饒人,而且政治是最講究現實利益的。在卸任10多年後,任何政治人物的影響力都難免下降,何況是在政治多元化十分明顯的臺灣。李登輝如果能有左右臺灣政局發展的能力,其一手推動成立的“臺聯”怎麼會每況愈下,幾乎被泡沫化!如果他還有相當的影響力,陳水扁又如何敢為了自身貪腐的脫身而拉李登輝來“墊背”,揭發李登輝的洗錢與貪污等? 

  二是李登輝因為分裂並且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8年,已經被清除出國民黨,在國民黨內的影響力幾乎為零,難以再裂解國民黨。 

  三是李登輝反對兩岸交流、主張“臺獨”的訴求不符合臺灣經濟、社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從而難以獲得 “經濟選民”、“中間選民”與“知識選民”的支援,甚至那些 “淺藍”、“淺綠”的選民也不認同李登輝卸任後的“議政”、“干政”。 

  四是因“李登輝情結”而“唯李登輝馬首是瞻”的選民不超過8%,甚至在5%以下,而這些比較極端的支援者從意識形態看,基本上是 “深綠”甚至“墨綠”,本來便是民進黨的 “鐵桿投票部隊”,故而李登輝所能動員與影響的只是民進黨的基本盤。“李登輝”三個字,恐怕只是“深綠”與“臺獨”的標簽而已,正在逐漸被時光淘汰。 

  李登輝病況有可能牽動選舉神經 

  人心都是肉長的,社會民眾一般都同情“弱者”。李登輝生病動手術,當然可以博得一部分人的同情,甚至有可能牽動選舉的神經,這也是為何馬英九、蔡英文都要去探視與關心的原因。 

  生病是不幸的,當然不應該被政治操弄。但實際上,當李登輝身邊人士聲稱並暗示馬英九的探視是在做政治操弄時,真正利用病情操弄政治的是李登輝。在進手術室前李登輝所謂 “換你們打拼”的話語,有意透過媒體對外發佈,就是對綠色支援者的“政治動員”,吹響了“政治集結號”。而李登輝以身體原因拒絕馬英九的探視,卻刻意讓蔡李 “相見歡”見諸媒體,不僅再次向外界表明李登輝“挺綠”的政治立場,而且刻意地“羞辱”馬英九。這是最典型的政治操作! 

  當然,政治操作歸政治操作,是否還能起關鍵作用?應該不大了。因為一再操弄,太老套了!即使李登輝在投票日前抱病為蔡英文下跪求票,甚至做出別的可能動作,想充分利用其“剩餘價值”為“臺獨”效勞,效應也應該是有限的,因為,臺灣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信的話,可以拭目以待! (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