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何以走不出陳水扁情結?

時間:2009-07-16 09:14   來源:台灣網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專論説,陳水扁續遭拘押,民進黨繼續傾全黨之力與司法拉鋸,蔡英文也未置身事外,她對陳水扁的貪腐惡行輕描淡寫,顧左右而言他,全力訴求所謂陳水扁的司法人權,讓外界費解:以蔡英文過去一慣沉穩的性格當然不應該,如今卻必須操作政治手段介入司法,當然有其不得不然的考量。

  一、綠營內挺扁力量強大,蔡英文難以承受。這種理由其實似是而非。以國民黨為例,在2000年,國民黨失去政權,當時的國民黨精英立即團結起來,二話不説,將應該負責的黨主席李登輝掃地出門。之後李登輝去組織了一個臺聯黨,試圖繼續發揮他的個人影響力,但終究形勢比人強,缺了大廟,就無法老神在在,李老先生影響力逐漸式微也就難以逆轉。

  因此,當年國民黨將搞黑金政治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的李登輝掃地出門,奠定了未來國民黨重新贏回政權的基礎。事實相當明顯,不清洗黨內敗類,任何政黨就只能繼續向下沉淪,最終遭到淘汰。但是,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可能沒有從歷史的教訓中學到任何東西。

  二、蔡英文本人是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既得利益者,曾受陳水扁的提攜,先後任“陸委會主委”與“行政院副院長”,因此可能受個人感情因素影響,無法與貪腐的陳水扁進行徹底切割。於是,外界可以發現蔡英文主席經常在挺扁活動過程中猶豫不決,呈現出強烈的感性與理性間的掙扎。

  三、陳水扁的“臺獨神主牌”地位,加上蔡英文的意識形態傾向,讓她無法擺脫思想包袱,斷然與陳水扁貪腐集團劃清界線。事實上,當前“臺獨”分子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無法切斷“臺獨”與陳水扁之間的關聯性,甚至將臺灣、“臺獨”、陳水扁之間劃上等號,顯示出“臺獨”分子理論上的狹隘性,而這也只能怪“臺獨”運動與其群眾的落後性、封建性太強,難怪陳水扁要與李登輝爭“臺獨神主牌”,因為陳水扁已看透了“臺獨”運動的封建性。這兩天,陳水扁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臺獨起乩”,竟然寫信被奧巴馬告洋狀,強調“臺灣地位未定論”。臺灣地位定還是不定?其實不是陳水扁關心的問題,陳水扁一向喜歡搞出口轉內銷的戲碼,目的還是在強化他在臺灣的“臺獨教主”地位,讓那些“臺獨”基本教義派爽一下,繼續牽制蔡英文。

  四、蔡英文不過是“臺獨長老團”的白手套,是長老團推選出來的“臺獨”政治門面,蔡英文缺乏個人政治實力,在“臺獨”陣營裏只被視為走過場的人物。既然説話不具分量,就只好聽話了。這當然是蔡英文的無奈,但也是綠營政治的現實,這一點恐怕是蔡英文當前面臨的最尷尬的事。

  五、蔡英文缺乏一般黑心政客應有的無情特質,致使她很難不被綠營各方勢力綁架,最終只能隨波逐流,一事無成。但深入探討,蔡英文本來就是一位“忽然黨主席”,她的出現是一種歷史的偶然,也是一種過渡性的人事安排,目的在填補綠營領導階層因弊案叢生留下來的權力真空。一旦大環境改變,“忽然黨主席”忽然下臺勢所必然。如果,蔡英文要突破“忽然黨主席”的宿命,就必須要有下廚房就不要怕熱的認知,否則顧東顧西、猶豫不決、當斷不斷,最後必然成為政治陰謀家手下用玩即丟的玩偶。

  專論認為,以當前綠營內部的權力結構來看,蔡英文顯然跳不出“臺獨長老團”的手掌心、無法動搖陳水扁“臺獨神主牌”的牌位,那麼蔡英文就只能在陳水扁情結下,繼續“撩落去”(閩南語:豁出去),扮演後臺老闆們需要她扮演好的角色,但結果必然是跌跌撞撞,而這就是甘當人頭的代價,又能怪誰?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