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黨”成民進黨頭上撕不掉的標簽

時間:2009-05-14 09:13   來源:台灣網

  5月4日上午,臺“立法院”原定審查事關大陸學歷認證、開放大陸學生來臺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圖為民進黨“立委”反鎖會議室、佔據主席臺後,國民黨“立委”舉起要求正常開會的標語牌。 中新社發 耿軍 攝

  民進黨街頭起家,沒有別的長處,就是擅于衝撞體制,尷尬的是民進黨創黨迄今的20多年裏臺灣島內的政治形勢巨變。更難堪的是,這中間還包括民進黨8年執政。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8年執政,沒讓民進黨學會“守法”對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輕易就忘記了他們一意要衝撞的體制,曾是他們主事且捍衛過的體制。

  社論説,臺灣島內的政治人物或政黨有失憶症並不稀奇。島內的政客們為了權力必須隨行就市,永遠找得到一套“理論”説明自己永遠是對的,而競爭對手永遠是錯的。偏偏人民的記性永遠比政客要好,他們曾經做過的事、説過的話,民眾可不會輕易忘得了。政黨再輪替即將一年,就在馬英九就職一週年前夕,民進黨重回街頭髮動“517嗆馬保臺”遊行。做為反對黨,站在執政者的對立面也是常態,民進黨為此要求公職全面動員,群眾有配額、遊覽車有配額,就怕群眾忘記民進黨“打出天下”的本事。

  為了這場在野後第一次由民進黨自己發起的街頭遊行,他們還特別製作兩支宣傳影片,第一支以諷刺馬英九當局上臺一年來的經濟蕭條,可是偏偏股市就是很不給面子地連漲8天;第二支影片則請出民進黨前主席“信介仙”,呼喚支援群眾的往日熱情,雖然當年抗爭時的身形重現,但是卻再也感動不了島內民眾的心。沒有這兩支影片,民眾或許還沒這麼強烈地感受到民進黨享受權力滋味時的墮落,對臺灣因民進黨執政而失落的8年,這麼沉痛。

  社論指出,民進黨執政8年,高喊捍衛所謂“臺灣主權”的時候,臺灣在國際間處境最困窘、與大陸的關係最緊張。臺灣甚至成國際間認定的“麻煩製造者”。民進黨當局在任內興建各縣市的國際機場,都成了班機空蕩蕩的半報廢機場,觀光客倍增成為空談,“兩兆雙星”眼看著成為明日黃花,還是得靠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吸引臺資回流、外資搶進、大陸游客赴臺刺激了消費。當民進黨口沫橫飛痛罵馬英九“賣臺”的時候,為什麼不看一眼臺灣地位的變化呢?

  民進黨在臺灣執政8年,空喊拼經濟8年,拼得還是政治口水。在野之後,民進黨賣的還是“主權圖騰”,企圖以此迷幻臺灣民眾。民進黨人一方面痛罵開放大陸學歷,而自己的配偶卻早已赴大陸修習學位。民進黨一方面阻撓兩岸經貿開放政策,卻又不乏在大陸經商之人。他們聲嘶力竭地指責戒嚴版“集會遊行法”,卻忘了自己曾經是多麼的支援這個條文。民進黨人大肆批評馬英九在讓臺灣民主倒退,卻從未反省曾經的8年,自己到底為臺灣民主進步做了什麼?讓臺灣在政治開放20多年後,還在老套的政治語言與遊戲中打轉。

  社論説,在野黨搞對抗搞反對的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得拿出足以説服人的道理。沒有確鑿的數據,好歹也要有一個説法,可是民進黨的説法在哪?民進黨揚言上街頭,還要徹夜靜坐,“被關也在所不惜”!臺北市政府為避免衝突,勸退其他的路權申請者, “讓他一次嗆個夠”。民進黨卻完全不領情,就是不願遵循現行的條文。民進黨真是忘了,當紅衫軍為了陳水扁及其親信家人的貪腐弊案上街頭時,他們甚至運用這個他們此時此刻痛恨的、強烈要求廢除的條文,拒絕了紅衫軍途經民進黨執政的縣市。

  民主運作主戰場在臺立法機關大樓,民進黨人卻可以反鎖議事場上的大門,阻絕議事的進行。民進黨走上街頭時還非要以釀成衝突為第一目標。想當年民進黨執政時動輒呼籲在野黨要做個“忠誠的反對黨”,當時在野黨抗爭既不會反鎖議事場的大門,更不會帶了群眾上街頭以製造衝突為樂趣。現如今在野的民進黨即使做不到他們口中的“忠誠反對黨”,至少學會做一個負責任的反對黨吧!既有本事帶群眾上街頭,就要有本事讓群眾平安回家,也要自己找到離開街頭的路。

  文章最後強調説,當臺灣民主已經歷兩次政黨輪替,臺灣民主並沒有到了民進黨危言聳聽的存亡關頭,倒是民進黨的發展到了關鍵時刻,民進黨不為臺灣人民、不為社會發展,至少為自己做一件事:搞一次平安的集會遊行,不要再賣弄悲情,不要再有任何意外讓暴力黨的陰影,成為頭上撕都撕不掉的標簽。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