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稅案短視近利 民進黨已黔驢技窮

時間:2008-02-22 08:39   來源:台灣網

八年執政的包袱,真的讓執政黨黔驢技窮、坐以待斃了。

  

  臺灣“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了由“財政部”提出、幅度極大的降稅案,包括綜合所得稅稅率全面降低約2.5%、營所稅率降低7.5%、薪資扣除額、殘障扣除額皆調高至十萬元、教育特別扣除額改為每人二萬五千元、取消保留盈餘加徵10%等。

  在“行政院”院會通過草案之後,各界都是一片批評之聲。馬蕭陣營認為“看守內閣”時期根本不該討論兩年後生效的稅改案;輿論則抨擊此方案係在馬陣營提出財政政策後,于農曆年前倉卒討論定案,呼籲“國會”擋下該案,並指出一切的租稅政策,都應等到大選過後,由新執政當局籌組賦改會研議;學者則指責該方案“並未對症下藥”、“配套不週全”。雖然謝長廷認為如此降稅會提升競爭力,但其麾下財經大將林向愷卻指出,如此的方案“不完整”、會“加強富人與中小企業逃漏稅的誘因”。綜合而言,全臺灣上下似乎只有“行政院”與“財政部”自己為自己鼓掌。“財政部長”何志欽甚至表示一切由他負責。一位看守期間的“閣員”,提出這樣一個影響深遠卻思慮不週的降稅案,本質上就是“不負責任”。 

  降稅案短視近利

  據估計,這些林林總總的降稅案將使稅收減少千余億。這麼大的稅收缺口要怎麼補呢?“財政部”説要靠促産條例取消的稅收增加來彌補;對此模糊説法,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表示,實難同意。 

  大體而言,任何財稅政策都有三個面向要考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性”。簡言之,各種稅目的橫向連結與跨時避稅的縱向銜接,都有錯綜複雜的勾連關係。這也是該報一向主張以賦稅改革整體研究,取代零星稅目調整、選舉競相喊價的原因。遺憾的是,何“部長”腦中顯然全無這樣的賦稅全面觀。 

  租稅的第二個面向就是現實面。幾乎所有的稅改都牽涉到“修法”、都要經“立法院”審議;因此,一位負責任的“財政部長”不能只顧端出稅改草案,而要慮及現實的可行性、討論可能的變化、並對最後的結果有掌控的把握。促産條例涉及許多企業的既得利益,目前看不出任何跡象這些既得利益者會棄守。綜所稅最高稅率涉及有錢人的荷包,而第一時間已有工商大老表示綜所稅降稅幅度不夠。將來,“租稅法案”在“立法院”討論時,臺面上或臺面下的協商才是最後結果的關鍵。“財政部”何“部長”不知輕重地提出一個自己全無主控能力的方案;這樣的“部長”,除了口頭上説負責之外,又焉有負責任的實質體認?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