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式民主”勢必斷送臺灣前途

時間:2008-01-07 09:51   來源:台灣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日前痛批“扁式民主”,而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也曾毫不客氣地鞭打“扁式民主”。在信奉民主的馬英九和柯慶生的眼中,為何容不得“扁式民主”這一粒沙子?

  日前,馬英九言詞犀利地指出,7年前的選舉選出了陳水扁之後,民主的內容逐漸地在被掏空。馬英九以諷刺的口吻説,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很多人檢討,到底所謂定期選舉,得票率很高的政治人物,是不是真的在推動民主?這些人上臺後可能用行政命令治理臺灣,挑動種族衝突,這在第三世界及戰前的德國都發生過,這都不叫民主。陳水扁一直強調定期選舉,可能沒有真正了解民主的涵義。

  香港中評社刊載社評認為,這表明在馬英九的眼中,“扁式民主”是假民主,是空殼民主,是惡民主。

  至今為止,最為值得琢磨的美國政府高層官員批評“扁式民主”的言論,是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的。柯慶生的地位高、代表性夠,更重要的是其言論極為深入,他對“扁式民主”的批判,堪稱深及骨髓。

  柯慶生9月11日在美臺國防工業會議發表演説,以及12月6日會見臺灣駐華府記者時,都對“扁式民主”展開了批判。社評分析這兩次講話指出其主要的意思是:

  一,扁當局推動的“入聯公投”以及其他激烈的“臺獨”動作言行,不是真的民主,無法美化民主,而會傷害民主。柯慶生毫不客氣地説:美國作為臺灣的朋友,有義務警告臺灣,這項“入聯公投”的內容不僅規劃不週,也潛藏很大的傷害性。壞的公共政策計劃,即使包裹著“民主”大旗,也無法美化。

  二,扁當局正在篡改民主的真義,在民主程式上作假,把反民主的內容進行包裝,這會毀掉健全的民主。柯慶生直言不諱:美國支援臺灣有個健全的民主,但壞的民主以及被包裝成民主的程式,不符合民主的真義。

  三,扁當局對臺灣不利、對臺海穩定不利、對經濟發展不利的政策,不僅不是民主,而是民主發展的絆腳石。柯慶生反話正説:美國尊重臺灣人民的智慧和遠見,相信臺灣人民會透過民主程式,支援一個對臺灣有利,有助於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及有利於臺灣的民主發展和經濟繁榮的政策。

  四,美國對扁當局“公投”意圖的質疑,是為了維護臺灣的民主,是民主的行為,扁當局扣美國帽子,那就是對民主的不理解。柯慶生是這樣表述的:他想直接討論美國對“公投”問題的立場干涉臺灣民主的指控。他代表美國政府,斷然否決這項指控。有鋻於美國數十年來對臺灣安全的承諾與對臺灣民主的支援,這種説法根本禁不起檢驗。民主政體之間可以也的確會在政策上有意見不合的情況。這種情況舉世皆然,經常發生。此外,朋友也有義務警告那些往不明智方向前進的朋友。

  如果把柯慶生批判“扁式民主”的話用十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臺獨”非民主,作假非民主。

  美國人才是真正的民主老手。在美國人面前,陳水扁不過是咿咿呀呀學語的孩子罷了。當美國界定“扁式民主”是偽民主、假民主的時候,陳水扁不知如何才可以反駁。

  社評説,用民主理論來衡量“扁式民主”,可以發現,“扁式民主”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民粹操縱民主的問題。

  民粹主義最初出現于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演變至今,民粹主義被視為崇尚全民利益、直接民主、平民化、大眾化、愛國主義、反帝國主義、反外來干涉、反個人專制,等等。如奧地利政治家約克海德爾所説的那樣,“我們的民粹主義簡單地説就是,代表一切對公民有利的東西,它既不代表紅色的官僚(社會主義者),也不代表黑色的官僚(基督教民主黨人)”。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