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發展的效益明顯

時間:2010-11-18 10:28   來源:台灣網

  今年一月至十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達到一百萬人,如果加上赴臺從事商務的大陸人士,那麼到年底,赴臺旅遊與從事商務的大陸居民將達一百五十萬人,比去年九十多萬人增加達七成左右,速度驚人。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點評説,這些成效對於臺灣相關業者的收益極大,兌現了馬英九的競選承諾。 

  點評指出,今年一月至八月,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增長率22.4%,貨運增長率為57.4%,成績亮眼,不僅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甚至居亞洲各地區之首。而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桃園國際機場的客、貨運增長率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兩相比較,國、民兩黨分別執政下的桃園國際機場,營運效能截然不同。

  陸客赴臺與桃園機場的快速發展,如果沒有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期,是不可能達到的。馬英九在2008年競選時,曾經公開承諾如果當選,將於就職後的一個月內,實現兩岸週末包機直航與陸客赴臺觀光,這兩項承諾後來都于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兌現。其後,週末包機更發展為平日定期直航,造就了大量的陸客赴臺及桃園機場營運的亮麗增長。海外人士赴臺增長率,亦屬空前,如果兩岸係仍處在民進黨政期間那種劍拔弩張的狀態,就不可能大幅增長。

  點評分析,實際上,民進黨執政期間的2001年8月,朝野及各界參與的經濟發展諮詢會議,即已達成接受陸客赴臺的共識,但因民進黨毫無改善兩岸係的誠意,以致直到該黨于2008年5月下臺,都未實施陸客赴臺,使得臺灣的相關業者望眼欲穿。  

  甚至在2000年民進黨甫上臺執政之初,就宣佈要推動兩岸直航,但是直到其下臺時,僅僅做到每年三節的包機直航,完全不敷大陸臺商與臺灣民眾的需要,更局限了臺灣在亞洲交通體系中的角色。如今,不僅桃園機場大有發展,臺北的松山機場也與上海、東京、首爾形成黃金航空圈,這仍不得不歸因于兩岸關係的改善。

  點評最後表示,民進黨及“獨派”媒體對於馬英九上任以來的兩岸關係,極盡污衊之能事,按其拒斥陸客與兩岸直航的立場,一旦再度執政,對臺灣經濟的打擊不堪設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