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華訪台有利兩岸經貿往來 效應積極

時間:2009-11-13 08:40   來源:台灣網

  臺灣《工商時報》13日社論表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于日前率經貿考察團抵臺訪問。他是首位訪台的中共省委書記,因此行開啟了一項歷史記錄,也對將來的兩岸交往與交流,發生積極效應。今後兩岸雙方的互動,將因此而發生哪些新變化,值得加以推估及評議。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梁保華本次的率團訪台,代表中共黨務系統,直接站到了兩岸經貿的“前臺”,而不再限于幕後運籌帷幄的角色。這樣的新局,將有利於兩岸經貿問題的處理效率。 

  現階段兩岸關係裏的黨政要素,是植根于兩岸經貿,其運作目的,主要也是為了促進兩岸經貿的進一步發展。梁保華此次的訪台,顯然是兩岸雙方當前的默契。 

  以梁保華所代表的江蘇省來説,該省經濟規模在全大陸排第二大,僅次於廣東。而其全省臺商家數、投資金額,與廣東在伯仲之間,可説兩者在臺商規模方面,並列全大陸之首。因此,江蘇省在臺灣的定位中,應是個“經濟與臺商大省”。也因此,對於梁保華的到訪,更應注意的,是其後續的經貿效應。 

  社論指出,關於這方面的效應,目前已可清楚看出苗頭的有: 

  第一,有助臺灣對大陸發展全方位的地區經貿關係。本次率先來訪的省委書記,是來自江蘇省,而非目前非常熱門的“海西”之主事當局福建省。這點有些出人意料,但它也説明,臺灣除了可以積極發展對“海西”關係外,也有條件對大陸其他地區,分別建立各具特色的經貿關係,使兩岸經貿呈現全方位的格局。福建、江蘇之外,上海、北京、天津、四川、新疆等等省份,都會成為臺灣的經貿夥伴。 

  第二,有助兩岸經貿朝向“創新型”發展。江蘇省目前是大陸IT及IC産業産值最大的省份。現時從昆山到南京一線,分佈著數千家臺資高科技企業。這一帶因此成為“中國矽谷”。産業的研發創新,是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因。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省委書記的到訪,如能促進兩地産業的研發合作,將有望帶動兩岸雙方營造“創新型的經貿關係”。 

  第三,有助臺商掌握上海世博引發的長三角商機。江蘇省是上海市的主要腹地,也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明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將帶動整個長三角朝向“同城化”、“一體化”發展。而此一“上海世博紅利”,江蘇會是第一波的受惠者。至於臺商方面,經過江蘇省委書記的親自來臺引介,相信也能進一步貼近世博商機,分享更多的利益。 

  社論表示,總的來看,梁保華書記此次的訪台,有政治效應,也有經濟效應,但嚴格説來,在兩岸當前形勢下,其經濟效應仍會顯著高於政治效應。因為,兩岸當局截至目前為止,仍共同守住“先經濟,後政治”的基本原則。經濟上還有很多大事需要辦,也值得辦。

 

  “經濟是最高的政治”。這句話對當前兩岸關係,也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因此兩岸雙方的黨政人士,現階段都要加強計算兩岸關係的“經濟帳”,凡事多從産業利益、民生福祉來考量。則在此一基礎上建立的兩岸關係,將富有充沛的發展動能。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