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組第三勢力無望 李登輝竹籃打水一場空

時間:2010-04-19 15:36   來源:台灣網

  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載署名富權文章,題為:李登輝圖找王文洋籌組第三勢力已然失敗。全文摘要如下:

  馬英九與蔡英文的ECFA“雙英辯”即將登場,藍綠兩黨都全力以赴,力圖壓倒或是辯贏對方,而引起許多民眾都非常期待,期待這場既是臺灣地區的執政黨和最大的在野黨的主席的辯論,更是哈佛博士對英國政經學院博士的世紀之辯,能辦成一場最高水準的世紀辯論,看看能否做到“真理越辯越明”。連曾經明確極力反對ECFA的李登輝,也在昨日主持“李登輝學校”開學典禮時,一方面仍重彈反對ECFA的老調,另一方面卻又聲稱將於雙英辯當日,會仔細聽馬英九有沒有解釋清楚ECFA。

  但令李登輝萬分尷尬的是,被李登輝權力拉攏,要將之扶持為“第三勢力代表”參加2012年“總統”選舉,以繼承其衣缽以制衡馬英九,前一段時間還説過“簽署ECFA是否走向兩岸統一的第一步,在疑慮未經過全民充分表達意見,獲得全體共識前,不宜貿然簽訂”的宏江集團總裁王文洋,在出席同一儀式並上臺致詞時,談到ECFA牽涉面太廣,建議當局先與對岸討論關稅,而引發外界聯想是否不贊成ECFA,因而事後被記者追問時,卻丟下一句“我沒有反對”就快閃離開,明顯表達了與李登輝不同的態度。這使人再次聯想:李登輝是否“錯託付終身”,王文洋終有一日會與他拆夥?

  實際上,當去年李登輝建議由王文洋出面,組織第三勢力參加2012年“總統”選舉時,已就有許多人並不看好。這是因為,王文洋不但是在大陸有龐大投資,是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得益者,何況,ECFA有利於自己的石化及晶圓産品輸往大陸,這也是他那麼在意“關稅”的主要原因。他根本不可能“與自己過不去”,去盲目附和李登輝的“戒急用忍”、“臺商南向”等阻攔兩岸經濟合作交流的政策取向,以斷了自己的財路。

  那麼,為何李登輝明知王文洋在大陸有龐大投資事業,也明知王文洋與大陸高層官員關係密切,卻仍要拉攏王文洋作為自己的代表或分身,組織第三勢力去參選2012年“總統”,以制衡馬英九呢?據説,隨著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民代選舉和“總統”選舉中三連敗,國民黨奪城掠地,從地方的縣市長到“中央”的“立法院”和“總統”的選戰,都所向披靡,李登輝擔心國民黨可能會“一黨獨大”,因而要以籌組第三勢力來反制國民黨的霸權。他在看到馬英九民調低落後,認為有機可乘,但又不願見到並不尊重自己的民進黨捲土重來,因而希望已年近九十的自己,能搶在自己有生之年組織第三勢力從中漁利,上臺執政。但自己的財力難以應付,因而希望能借著自己的影響力與王文洋的財力,重組政黨,集結第三勢力,監督馬當局施政,利用馬英九“光環”大損之機,在2012年“總統”選舉時將另辟第三戰場,將馬英九拉下臺。李登輝評估,第三勢力若能成功策動,就可結合國民黨的本土、地方派系,甚至與民進黨合作,在關鍵時刻發揮影響力。從這也可看到,李登輝十分焦急自己已是時日無多,為阻攔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已是急不及待了。

  然而,王文洋雖然對籌組第三勢力很有興趣,但對第三勢力的功能和目的卻與李登輝有不同看法。他對參選2012不感興趣,也不會角逐“不分區民代”,並聲稱如果大家都只顧個人私利,很沒意義。他只是認同李登輝的“本土兩黨制”理念,因而願意擔當第三勢力的義工,避免讓臺灣在2008年“總統”選舉後掉入兩黨對立的僵局漩渦裏。因此,他並不主張組織第三勢力政黨,而是希望能組織名為“王文洋之友會”的政治團體。這就顯示,從李登輝、王文洋結盟開始,兩人的理念就已出現分歧。

  但籌組第三勢力政黨,一直是李登輝自被趕出國民黨之後的孜孜追求。當時,他為了壓制國民黨的勢力,從國民黨內拉出一批“本土派”,自創臺聯黨,以暗助陳水扁。但臺聯黨的的發展,反而逐漸變成民進黨的“黨內黨”,失去了獨立性,並最後因為無法取代民進黨,而變成了一個“本土社團”,陷於泡沫化。因此,他就將臺聯黨撇開,另行組織第三勢力政黨。只不過是找錯了王文洋,白白浪費了寶貴時機。

  其實,不單是李登輝,其他的一些政客,也曾作出過籌組第三勢力的嘗試。其中曾是民進黨資深黨員的簡錫鍇等人,就曾發起籌組了“泛紫聯盟”,以“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光譜序列中,高於“青”(即綠,代表民進黨)、“藍”(即國民黨)的“紫”來自詡,大有超逾國民黨與民進黨之意。但卻因無法發展而告煙消雲散,部分參與者又跑同國民黨。

  在陳水扁第二任期內,被揭發了陳水扁的貪腐弊案,黨外又興起籌組第三勢力的呼聲。當時的“紅衫軍”,就具有第三勢力的性質。但由於有太多的藍軍人馬參與,且施明德只是借發起“紅衫軍”運動要與陳水扁“別苗頭”,並無取而代之之意,後來未能堅持下去。

  由昨日王文祥公開在李登輝面前否認自己反對ECFA可見李登輝與王文洋籌組第三勢力,已是無望。看來,李登輝又得另覓他人了。倘此,林義雄就將是他的第一人選。但兩人合起來已經接近二百歲,風觸殘年,半載身子入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折騰?何況,林義雄只能是吸引到深綠選民的選票。這不單止是因為他的意識形態偏向“臺獨基本教義派”,還因為他是屬於老派民進黨人,其“林家血案”的背景註定他只能是打“悲情牌”。如果説,在臺灣地區尚未政治轉型之時,“悲情牌”確曾有效的話,那麼,在政治轉型已經完成、而且對“白色恐怖”並無任何印象的年輕選民已佔選民相當比例的今日,林義雄本人及其“悲情牌”選戰策略,在單一名額的選舉中,就並不能佔優勢。尤其是在臺灣政壇已經形成“兩黨政治”,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之下,就必敗無疑,而且也將敗壞林義雄淡薄名利的名聲。李登輝又將是“錯託付他人”,竹籃打水一場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