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稱“政治獻金”而非賄款 陳敏熏難自圓其説

時間:2009-09-17 08:29   來源:台灣網

  臺北地方法院認定扁珍夫婦收賄賣官給陳敏熏,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説,陳敏熏買官案發生在2004年春天。當時擔任開發金董事長的陳敏熏自知實力不敵辜家,董座職位難保,故請托吳淑珍關説,希轉任大華證券董事長。4月1日,剛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還在接受外界對他“肚皮槍傷”的慰問,陳敏熏請秘書將1000萬元(新台幣,下同)的支票送進官邸給吳淑珍。十日後,陳水扁親自致電財長林全,促其安排;林全最初婉拒,表示事有困難,陳水扁極其不悅,林全遂轉而安排101董座給她。從送支票到成事,前後不到三周。

  社論表示,在偵審時,陳敏熏堅稱1000萬元是“政治獻金”,而非“賄款”,法官並未採信。主要原因是,送錢與獲得職務安排的時間高度吻合,構成“對價關係”。此外,另有兩項因素:一,陳敏熏錢進官邸時,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經結束,“政治獻金”説顯然不足以取信;二,陳敏熏送進千萬元的前一天,即2004年3月31日,“政治獻金條例”正好由陳水扁公佈實施;獻金及賄款之別,此時已無含糊的空間。合議庭因此認定:陳敏熏送錢,吳淑珍收款,陳水扁以臺灣地區領導人職權逼迫林全安排職務,是不折不扣的收賄賣官。

  陳敏熏買官案之所以爆發,是去年底特偵組追查扁家金錢流向時,查獲陳敏熏軋錢的線頭,經林全證實陳水扁確曾親自向他關説。林全更透露,陳水扁還向他關説另一案,是安排耐斯集團的陳鏡仁擔任開發金“民股”董事,為他所拒,只同意其出任“公股”董事。

  對扁家而言,在龐大犯行中陳敏熏案只是一個小小的點綴;但對陳敏熏而言,被判刑又毀了形象,何其不值。尤其,法官在審判中一再提醒她認罪吐實,展現悔意,以換取減刑;陳敏熏竟以為咬定是“政治獻金”即可脫罪;沒想到,她的一年半刑期卻成為偽證罪中刑期最重的人,比陳致中、黃睿靚都重。

  卿本佳人,陳敏熏聰明反被聰明誤。她在法庭上所説的謊言,騙不了法官,騙不了社會大眾,也騙不了她自己。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