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兩岸關係未來主旋律——對話與融合

時間:2013-03-07 08:38   來源:台灣網

  全國兩會在萬眾矚目中拉開帷幕。針對涉臺方面,臺灣《旺報》6日刊發短評文章分析,大陸對臺政策是有目標、有組織、有步驟的,在邁向政治協商之前先要照顧臺灣民眾的全面利益,增進民族認同,融洽同胞感情,透過各階層的對話,取得共識。兩岸的往來在現階段可以説是全面性的,兩會後大陸對臺政策已定調為“對話”與“融和”。

  全文摘編如下: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3日在北京開幕,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報告中強調,將全面加強與臺灣各界的交往、對話與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進民族認同,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各項基礎。對照習近平在習連會、胡錦濤在胡連會及未來將實際負責對臺工作日常事務的俞正聲相關談話,兩會後大陸對臺政策已定調為“對話”與“融和”。

  誠如賈慶林所説,兩岸在過去5年來在各個層面的交流的確深化而且融洽,在互動的平臺上,涵蓋面從政治團體、公職民代到基層群眾,深入且廣泛;互動的內容涵蓋從河洛文化、宗教民俗到武術書畫,無所不包;至於項目上從經貿往來、農業合作到科技創新,影響性更是直接且快速。

  兩岸的往來在現階段可以説是全面性的。在兩會前習連會和胡連會,傳承交接意味深遠,對臺政策上,習近平將延續胡錦濤既定的和平發展路線,至於連戰提及有關臺灣對於國際空間的關切,習近平表示這些政治議題必須坐下來談。顯見擴大與臺灣各界對話是兩會後的首要任務。

  新任全國政協主席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聲2月間在中共中央對臺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鼓勵兩岸學術界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展開對話,透露了對話的目的在於逐漸化解政治歧見,而向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提到的“政治協商”邁步。

  大陸對臺政策是有目標、有組織、有步驟的,在邁向政治協商之前先要照顧臺灣民眾的全面利益,增進民族認同,融洽同胞感情,透過各階層的對話,取得共識。臺灣必須認清未來兩岸局勢的走向,民進黨始終拒絕自我調整與大陸對話的態度十分頑固,兩會後大陸的步調又往前推進一大步,臺灣如何回應?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