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兩岸同胞同心協力 深化和平發展主題

時間:2013-03-06 18:31   來源:台灣網

  五載光陰飛駛而過,站在繼往開來的節點之上,視線跟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程,聆聽學習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5年來兩岸關係轉變,展望未來兩岸發展與前景。

  這5年是兩岸關係發生重大轉變的5年。正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5年來,兩岸關係實現重大轉折,兩岸直接雙向‘三通’全面實現,簽署實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形成兩岸全方位交往格局,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這必將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成果斐然的5年。

  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在臺灣“執政”後,兩岸在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基礎上,逐漸恢復多項交流,兩岸關係突飛猛進,逐漸形成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嶄新局面。2008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中斷近10年的商談,時至當下共舉行8次會談,簽署共18項協議並達成多項共識,使兩岸經貿合作開始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合作軌道,成為兩岸經濟交流不可或缺的巨大助推之力。尤其是2010年ECFA的簽署,被視為兩岸合作進入制度性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同年12月,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兩岸一日生活圈”終於有望實現,不僅方便了兩岸經貿交流,更為廣泛的民間交流奠定堅實基礎。便捷的交流促進互相了解,了解增進彼此的感情,不僅拉近了兩岸同胞的時空距離,更拉近了彼此心的距離。

  相較于經濟往來的頻繁與制度化逐步建立,兩岸民間交流近年來可謂遍地開花,處處結果。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開放城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大陸居民有機會更便捷地出入臺灣旅遊,更加真實地了解臺灣。同時兩岸多項民間社會交往活動有效增進了兩岸社會的互相了解,增進兩岸同胞的心理認同。已經成功舉辦4屆、有著“兩岸民間交流第一品牌”的海峽論壇,便是一個生動例證。

  一路走來,我們看到兩岸關係發展一步步堅實的腳印和明確的前進方向,這5年來兩岸和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是黨中央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的結果,是兩岸人民同心協力的結果。

  處於“兩岸關係60年來最好時期”的當下,我們更對未來兩岸發展美好前景充滿了期待。在對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溫家寶總理指出,要堅持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隨著交流逐漸深入,會有更確切以及更深層次的需求亟待解決,兩岸也將面臨交流進入“深水區”後的複雜敏感難題,我們相信,只要充分發揮兩岸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就一定能夠妥善應對各種複雜局面,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

  報告中涉及兩岸關係的內容短短85字,卻飽含豐富內涵,“同心”二字的提出,更是將民族認同與兩岸和平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兩岸和平發展是不變的主題,繼續深化和平發展我們亦有嶄新的期待,相信在正確的兩岸政策領導下,兩岸同心協力,必能共圓輝煌的“中國夢”。(台灣網 張潔)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