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矚目的兩岸ECFA于6月29日在重慶正式簽署,不論地點和日子的選定都富饒意義,都是很用心的安排。
美國《世界日報》3日刊載社論表示,兩岸ECFA的簽定,無異宣告國共之間已轉入一個更具有和解意義和未來具有統合希望的新境界,即通過經貿合作增強兩岸關係,可以預期兩岸經貿一體化和制度化,有效提升雙方的政治信心。為了落實,兩岸ECFA的協議文本,明定設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並互設經貿辦事處,兩岸日常互動當可就此啟動。就國共和兩岸互動歷史觀察,這當然是絕大的突破點,由此順向發展,兩岸更開闊的格局,非僅可以樂觀期待,也是可以在未來見諸實踐且發光發亮。國臺辦主任王毅評論ECFA,提出四個“有利”觀點,即從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有利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有利於兩岸經濟一體化,共同提升競爭力,顯然,這些都不是單從臺灣一個方面可能達致的。
社論指出,馬英九説他正在下三盤棋,即對美國、對大陸以及對島內。這三盤棋下得如何,馬英九自評是60年來最好的。處於大陸、美國、臺灣三角關係中,馬英九説,當然要有取捨。再以兩岸論,從“九二共識”到ECFA,兩岸格局因此為之大開。
馬英九接著要面對的是島內的藍綠對抗,以及藍營內部的利益衝突,例如“立法院長”王金平和馬英九針對“立法院”審議ECFA,應視同條約或協議案就不同調,這不僅僅是認知不同,而是ECFA在藍營內部派生的利益不同。至於藍綠對抗的形態,既是過去對抗的延續,而且會因ECFA而有新而不同的變異。“統獨”此長彼消的鬥爭形式也隨之而變。
從歐盟和美國的正面反應觀察,ECFA的簽定本具全球化的意義。或謂兩岸簽署ECFA,僅是大資本家受惠,農工等弱勢群體處境有可能因此更不如前、因此更見邊緣化,成為新貧階級。民進黨反ECFA的論述除了政治上的綠色思維外,最近即就此反覆重申。
臺灣當然也有弱勢産業,受全球化和産業鏈垂直分工配置的影響,ECFA也不例外,在得失之間,當然得有取捨。這也是馬當局必要配套面對的社會問題。
可以確認ECFA在兩岸經貿面的利多作用,相關效應也會隨之顯現,大陸向臺灣不斷釋放善意,兩岸和平繁榮的雙贏格局將綻放異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