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喊“黃金十年” 啟動經濟戰略

時間:2010-07-05 12:04   來源:台灣網

  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署後,“行政院”即將成立“招商專案小組”,預計八月下旬在北、中、南舉辦三場招商説明會,10到12月再赴海外招商。臺灣《新生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馬英九的經濟戰略已然成型,就團隊整體動起來,展現出島內民眾都看得見的政策績效。

  如經濟學者所言,簽署ECFA後“只有兩年蜜月期”,馬英九刻不容緩的端出全球招商政策,的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應該可以説,該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大體均已具備,假如政府團隊能把握時間和先機,配合以強大的行動力和執行力,對臺灣經濟復蘇與失業問題的改善,應該在短期間內可發揮出可觀的效益。

  社論表示,有政策、有配套,接下來最要緊的是政府效能,這即是和時間賽跑的事,時間是不等人的。所以,“行政院”每週三的“政務會議”將恢復舉行;以前是由各“部會”各自對外招商,成立招商專案小組則將發揮整合效率;對於投資案涉及勞工、稅賦等相關問題,也將由“政務委員”或“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進行跨部會協調;還有,産業界代表也可與各“部會”面對面溝通。這一切,就是要使招商機能整個動起來。

  站在臺灣的利益和經濟發展的立場上,樂見馬當局團隊終於展現讓人值得期待的施政作為。以前常批評民進黨固守“鎖臺”政策,直到馬英九執政兩年後的此時此刻,才算真正走出此一困局。如今臺灣才算真正擁有條件與籌碼,高喊“黃金十年”,將不再只是口號,而已足以轉化為行動。

  另方面,從為人民讓利的角度看,也為馬英九表現出魄力和能力感到欣慰和慶倖。此回馬英九堅定向全民宣示“簽ECFA是關鍵時刻,做正確決定”,就算丟掉選票,犧牲民意滿意度也是要做。這就對了,站上應有的高度,為所應為,不怕人罵,這才是有肩膀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總之,對此次臺當局的經濟戰略格局,尤其是任事態度寄予肯定與支援。當馬英九指出“不要以為簽了就可高枕無憂,以後都是幸福快樂的日子”時,其實他已掌握做事情的契機。這是積極的做事態度,亦是主動的做事方法,當主政者的態度和方法對了,民眾才可能有進一步檢驗“黃金十年”能否實踐的機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