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011“兩會”——讓中國經濟飛騰

時間:2011-03-04 10:06   來源:台灣網

  中國“兩會”拉開帷幕。《歐洲時報》1日刊載題為:《“兩會”前瞻:中國經濟著力消費拉動》一文。文章表示,10年前的2001年,剛剛從亞洲金融危機中走出的中國,主動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7%,從而開啟了新世紀的輝煌;10年後的2011年,在一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再次主動將經濟增長目標調至7%,而這個數字也必將給出亮麗的答案。

  全文摘編如下:

  由於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因此本屆“兩會”確定的政策,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幾年的經濟發展。無論是高層將“十二五”經濟增長目標調低至7%,還是從此前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來看,弱化經濟增長指標正逐漸成為共識。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一直接近兩位數。調低增長速度無疑有助於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為結構性改革提供時間和空間,將中國經濟增長更多轉向消費拉動。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逐漸離去以及刺激經濟政策的退出,中國正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到擴大內需上。今後5年,中國經濟中消費拉動的作用能否逐漸凸現,也將成為中國經濟能否真正實現轉型的關鍵。

  中國官方注意到消費拉動的迫切性。溫家寶在透露將“十二五”經濟增長目標調低至7%的同時,也表示提高個稅起徵點已經列入國務院議事日程——從“拉動內需最主要是增加居民可消費能力”推斷,中國今後5年將陸續展開收入分配改革。

  佐證這一論斷的事實還有,中國國務院此前表示,國企上繳的利潤今年將開始提高,逐步讓國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中國政府掀起最近一年來的第三次樓市調控,以徹底抑制持續上漲的房價;中國高層今年來在不同場合明確表態,要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全力抗擊通貨膨脹……外界普遍認為,在經濟轉型加速以及加強社會管理的背景下,中國的收入分配改革將是本屆“兩會”關注的焦點,並將在未來5年有更多實質性動作。

  過去30多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震驚世界,但在實現經濟總量世界第二、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等諸多超越的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諸如房價物價高企、通貨膨脹加劇、貧富差距加大、環境破壞嚴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等現實與潛在問題,而只有主動謀求轉變,才能徹底擺脫危機,這也是中國經濟過去能持續繁榮的原因所在。

  中國曾無數次作答“經濟該何去何從”的問卷。10年前的2001年,剛剛從亞洲金融危機中走出的中國,主動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7%,從而開啟了新世紀的輝煌;10年後的2011年,在一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再次主動將經濟增長目標調至7%,而這個數字也必將給出亮麗的答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