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熱期大陸兩會:經濟騰飛 人民富強

時間:2011-03-03 10:06   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社評:“對大陸兩會的期待”。社評指出,大陸政府已認知到,未來的經濟發展重點,將是促進民生幸福。  大陸新的經濟發展策略重心,易言之,歸納十二五的目標,著重在改善“國富民窮”現狀,以達到“國強民富”。 

  

  全文摘編如下:

  大陸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會議今天于北京揭幕,為“兩會”打頭陣。此次兩會除了檢討前次會議工作情況、聽取各項政府工作報告外,更重要的是,要討論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攸關重大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2011年大陸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陸順利走過金融危機,經濟更為強大,但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東西差距卻愈形擴大,低價勞力競爭優勢不再,世界工廠必須轉型為世界市場,大陸要如何在多重壓力下,持續維持經濟發展,關鍵重大。因此,今年兩會意義特殊。十二五規劃內容龐大複雜,乃各方才俊之智慧結晶,其核心是如何提出新的政經發展總體策略,同時維持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而此核心策略,在大陸內外部面臨各種情況的背景下,是否能對症下藥,備受世界關注。而我們總結十二五的核心目標,可以説大陸政府已認知到,高速的GDP增長,和人民幸福是兩回事,未來的經濟發展重點,將是促進民生幸福。 

  溫家寶總理在兩會召開前夕,第3度上網和網友就民生議題交流,他表示,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對應溫家寶此前曾説,政府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將GDP增長目標確定為7%,低於上一個五年規劃。新華社在兩會前發表一篇長文,論述政府為何需要將人民生活和生活品質置於經濟快速增長之上。《經濟觀察報》也對不同城市和人群的幸福狀況進行了調查。大陸地方政府如深圳所在的廣東省則打出“幸福廣東”的口號。而像清華大學的胡鞍鋼,也開始極力呼籲“國民幸福指數”。以上種種,皆可看出未來強調民生幸福,乃是中國大陸新的經濟發展策略重心,易言之,歸納十二五的目標,著重在改善“國富民窮”現狀,以達到“國強民富”。 

  大陸計劃經濟體制已積累了足夠的計劃經濟經驗。大陸獨有的政治體制,把議會的政黨競爭與民意監督功能一分為二,成為政協與人大兩會。因此,如何在大陸憲法架構下,透過兩會的運作,讓兩會具備民意機構完整的功能,讓複雜的各種社會階層利益都得到適當的照顧,使未來十二五規劃執行時,更能有效反映、整合所有社會利益,消解內部矛盾;在此同時,中共也能在體制內建立有效的官箴監督力量,避免貪污腐化發生,則“十二五”大戰略,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