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兩會”重民生 民眾最受益

時間:2011-03-04 08:52   來源:台灣網

  全國“兩會”拉開帷幕,民生議題受到熱切關注。香港《文匯報》今日刊文表示,中央將民生問題提升為重大政治問題,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進入了現代化過程中民生問題突顯的階段,民生問題必須成為國家決策最重要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民生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政治問題,任何一個社會只有解決好民生問題,才可能具備穩定發展的基石。

  全文摘編如下:

  十一屆全國政協四次會議昨日在北京開幕,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也將在明日舉行。今年全國“兩會”,“十二五”規劃和民生議題最受到關注。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天在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民生問題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

  中央將民生問題提升為重大政治問題,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進入了現代化過程中民生問題突顯的階段,民生問題必須成為國家決策最重要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民生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政治問題,任何一個社會只有解決好民生問題,才可能具備穩定發展的基石。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民生問題是今後五年經濟發展壓倒性的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海內外網民交流時,就表示中央在“十二五”規劃當中,特別強調民生,把它作為整個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問題在“兩會”提升為重大政治問題,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深化,涉及的各種民生問題日益凸顯,諸如社會分配不公、城鄉差距拉大、貧富懸殊,民眾在教育、醫療、住房及就業等方面的生計壓力過大,弱勢群體生活艱難等,反映中國進入了現代化過程中民生問題突顯的階段,因此,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同時,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東北非當前的動蕩,蘊藏著深層次的經濟民生原因。高通脹、高失業、高貧困率等民生問題嚴重困擾中東北非國家,因此中東北非動蕩是一系列經濟民生矛盾的系統性爆發。中東北非動蕩顯示,民生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政治問題,特別對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更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民本、民生、民需為依歸,以科學發展為核心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被一些西方媒體和學者稱為“中國模式”。“中國模式”的最重要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民生,做到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據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發佈的“兩會”熱點話題,共有11大熱點,其中,穩定物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健全住房保障體系、關注糧食穩定、農民增産增收、高校畢業生和民工就業再就業、醫療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等,都是民生議題,都成為“兩會”代表委員最為關注的話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