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積極備戰 啟動新一波人事改組

時間:2010-02-22 08:5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雖逢春節假期,島內政壇一刻也未曾平靜。

  2月20日,島內媒體報道,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吳敦義利用春節假期展開人事佈局,敲定“新聞局長”由曾獲“臺灣十大潛力人物”的東吳大學政治係副教授江啟臣出任。島內輿論認為,馬英九已啟動新一波人事改組的列車,也意味著馬當局開始為年底“五都”選舉,乃至未來馬英九的連任之路積極備戰。

  “三管火炮”

  去年底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失利,1月9日三席“立委”補選,國民黨又慘敗,政壇迅即傳出可能引發馬當局人事改組,而首當其衝是發言人系統。

  2月12日,《中國時報》報道,先前馬蕭競選團隊發言人、現任“中央社”副社長羅智強確定將入“府”,接替目前的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王郁琦,擔任馬英九“化粧師”。而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子弟兵、現任“新聞局長”蘇俊賓也將出任黨發言人,“新聞局長”接任人選則尚未確定。

  據報道,當局高層透露,新任“新聞局長”必須符合具備國際觀和貼近民意兩大優先條件。馬吳利用春節假期交換意見,決定延攬江啟臣入“閣”,希望借重他的經貿專長及國際視野,也加強ECFA的政策溝通宣導。

  島內對蘇俊賓和羅智強並不陌生。2008年馬英九競選時,二人是馬宣傳團隊裏的幹將。二人有“大選”實戰經驗,辯功了得,擔當黨“府”發言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倒是最後浮出水面的江啟臣,學者出身,在民眾視野中是張“新臉”,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

  國民黨內部形容,“府院”黨三大發言系統同時換將,是“三管火炮就戰鬥位置”。

  報道説,“行政院”預定節後上班後,將正式向東吳校方辦理借調江啟臣事宜,2月24日蘇俊賓將接掌國民黨文宣,羅智強則確定3月1日將出任“總統府”發言人。

  一路挨打

  馬當局的人事改組為何首先向發言人系統開刀?

  “八八風災”、ECFA、新流感疫苗風波、美國牛肉案等等,馬當局一路走來一路挨打。馬英九執政威信受到重創,其施政滿意度更是直線下落。有媒體指出,執政當局內部認為,政策辯護不力,發言系統也曾遭點名批評,因此才有發言人“戰力重組”計劃。

  有黨政人士坦言,“府院”發言人礙于身份,或許不便上電視政論節目,但黨務人士包袱較小,更可發揮火力,扮演好“府院”的側翼掩護工作。目前黨政部門中,辯才無礙、能上電視政論節目的人才有限,蘇俊賓應該能補起這個“漏洞”。

  輿論指出,蘇俊賓從“內閣”轉戰黨務系統,加上羅智強復出,昔日馬英九競選“總統”時兩大發言人合體,有助於詮釋和辯護政策。

  江啟臣雖是學者從政,卻與國民黨淵源甚深。他的友人遍佈藍綠兩大陣營,被外界解讀為“背景橫跨藍綠”。江啟臣長期參與APEC相關會議,對兩岸機制正常化、制度化的過程都有相當的想法,未來應會同步加強島內外的ECFA宣傳工作。

  備戰“五都”

  馬當局的人事改組,民進黨反應強烈。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批評,這顯見馬英九已經對2012的選戰産生危機感,才會要重新組合選戰團隊。

  有媒體評論道,毫無疑問,江啟臣的出線,不僅啟動“府院”黨人事改組的列車,也意味馬吳體制已開始為年底“五都”選舉,乃至未來馬英九的連任之路積極備戰。

  輿論指出,3月1日起臺灣有9個月沒有選舉,這段時間是馬當局全力衝刺,展現新局的時機,當局要配合經濟全面調整腳步,對民意做出準確反應,才能讓行政團隊下滑的民意支援度止血,展現新作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