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五都”選舉 提名人選成關鍵

時間:2010-02-05 10:23   來源:台灣網

  國民黨最近為了佈局“五都”選舉,不僅調整地方黨部人事,也積極延攬民間人力公司長才,確實用心良苦。臺灣《中國時報》5日社論説,組織結構改革的效能,未必是一時半刻能反映出成績,甚至有可能因為短期反彈直接損傷選舉戰力;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披戰袍之人選,能否得到基層民眾認可,參選人從形象到治理能力,缺一不可,輔選才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社論指出,國民黨基層黨務,經過多年黨務精實,人力資源的配備與規模,相應于早年,縮減甚多。過去黨部主委出門,陣仗與權威,形同縣市首長,黨部主委拍板定案的事,不要説縣市首長只能點頭,從中央到地方民代還得奔走請托;威權政黨的黃金歲月早成歷史,如今黨部主委行走地方,求爺爺告奶奶,還不大有人搭理,地方選舉爭議相持不下,總得請出黨中央出馬,才有機會協調,還不一定擔保成功。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在元月“立委”補選後,第一樁事就是先微調地方黨部人事,用意很清楚,換掉人地不宜的主委,改派沒有舊恩怨包袱者上任。沒包袱的好處是不必講情面,壞處是:沒人認得你,講情面也沒用,但至少舊仇不至於衝著新人發飆。至於新上任的主委們到底能展現多少第一線作戰指揮官的本事?只能留待觀察,金溥聰應該早做好最壞打算,地方協調之事只能事必躬親,非必要不麻煩黨主席出馬。 

  社論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金溥聰能以外力改造,並強化志工隊伍,對國民黨想轉型成所謂的“選舉機器”,當然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想法既前進,又創意,更合乎社會與政治變遷後的新情勢;之所以引發批評,實在是因為金挑的人選本身爭議太大,從人品、價值觀到秀型風格,都被人拿著實例挑剔,金溥聰只能怪自己事前沒做過人事調查,然後要求這個“黨的外人”少説多做,拿出成績再説。 

  但是,不論在組織上如何調整改造,都屬政黨內部事務,強化黨的效能不表示能與勝選畫上等號,國民黨既要調整成選舉機器,勝選就是最高目標,若無法延續勝選延續政權,黨的精實改造就失去意義。因此,面對任何選舉,提名就是黨成敗的關鍵。“立委”補選輸贏拼氣勢,問題不大;“五都”選戰就嚴肅多了,輸贏立刻牽動2012“總統大選”。 

  國民黨儘管提名時程、甚至人選者可以視對手策略彈性因應,但就黨的氣勢而言,寧可人選備出,眾説紛雲,選舉不怕爭議,熱烈討論才能造成聲勢,國民黨拼“五都”,要做的第三件、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鼓勵戰將、天王勇敢説出:我願意為黨披上戰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