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ECFA生效:經貿互動 經濟共贏

時間:2010-09-17 13: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文匯報》16日刊出署名為楊孫西的評論文章説,ECFA協議生效後,兩岸雙方將就框架內各項規定目標展開磋商,逐一簽署單項協議。ECFA的簽訂,將成為大陸和臺灣産業優化組合的一次契機。從而推動兩岸經貿共同發展,實現兩岸經濟整體共贏。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互致函電,通報雙方已完成相關準備工作,確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于9月12日生效,並將於明年1月正式實施。有關協議被外界普遍視為“兩岸經貿關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毋庸諱言,隨著ECFA協議生效,將繼續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機制化和制度化,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跨入了互利雙贏和合作發展的“ECFA新時代”。

  據報道,ECFA協議生效後,兩岸雙方將就框架內各項規定目標展開磋商,逐一簽署單項協議。此外,將不遲于協議生效後6個月內開始實施貨物貿易早期收穫計劃,儘速實施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預計ECFA早收清單將於明年1月1日起付諸實施,屆時列入清單的約800項産品將逐步開始降稅。

  可以預見,隨著稅收優惠政策的逐漸開啟,雙邊貿易量勢必急劇上漲,兩岸經貿關係將更加穩定,有助於臺灣打開國際市場。據島內有關機構測算,臺灣從ECFA獲得的整體經濟效益包括:ECFA增長1.65%-1.72%,就業增加約26萬人。此外,早收清單將使臺灣獲得總降稅利益近300億元新台幣。與此同時,ECFA的簽署也將成為大陸和臺灣産業優化組合的一次契機,從而推動兩岸經貿共同發展,實現兩岸經濟整體共贏。

  經濟專家分析認為,ECFA將為臺灣經濟帶來多重利好,如大陸將對臺逐步實施500多項産品零關稅及數十項服務市場開放,這將有效增加臺灣産品對大陸出口以及臺商對大陸投資,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島內的投資與需求,促進相關産業與總體經濟的發展。

  顯而易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大陸和臺灣各自的經濟轉型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事實上,臺灣有很多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都值得大陸學習,兩岸簽訂ECFA後,更為大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加快高新産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機遇。在ECFA協議中,雙方結合兩岸産業的互補性,達成了一個規模大及覆蓋面廣的早期收穫計劃。可以説,ECFA給兩岸經貿互動搭起了一個新的平臺。

  隨著大陸對臺灣早收計劃的産品關稅陸續降至零,大陸企業可以通過代理某些臺灣優勢商品如工業縫紉機、晶片、機械設備和電子産品等來拓展市場,將促進大陸的進口。另外,大陸企業還可以引進臺灣企業的研發優勢為企業發展服務,並可以借用臺灣企業的全球化行銷網路開展出口行銷,實現優勢互補。(楊孫西)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