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漢光”演習不發射導彈或因導彈表現欠佳

時間:2014-09-18 10:14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E-2K預警機公路降落

  E-2K預警機公路降落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邱越 繆淩雲)9月15日臺灣地區舉行的“漢光30號”實兵演練規模超越往年,此次演習雖然聲勢浩大,但有幾處細節耐人尋味。軍事專家尹卓指出,公路起降對提高臺灣空軍生存能力、戰鬥能力有著很大作用,是臺灣空軍“逢演必練”的科目。“漢光30號”軍演沒有導彈實射可能與臺軍導彈表現欠佳有關。

  戰機公路起降以備機場癱瘓

  據媒體報道,在此次“漢光”演習中,臺灣F-16、幻影2000、IDF等主力機型以及E-2K預警機都成功進行了公路起降。

  尹卓解釋說,“公路起降”是指戰機在“公路機場起降”,即一些高速公路在建設時已經確定為公路飛機跑道,戰時可供飛機起降。此類方案最早出現在二戰期間,包括美國、前蘇聯在內的諸多國家和地區都採取過公路機場建設方案,臺灣地區是主要踐行者之一。縱觀臺灣歷次演習,但凡有空軍參加的演習,幾乎都要進行此類演練。

  尹卓指出,臺灣地區戰略縱深有限,面臨軍事威脅時,機場容易被破壞,甚至包括佳山基地的洞庫機場在內,也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封住進出口。面臨這種狀況時,戰備用的公路機場就顯得很有必要。戰機除了可在公路機場完成緊急起降,還可以在公路上接受後勤保障,例如進行加油、挂彈等。可以說,公路起降對提高臺灣空軍生存能力、戰鬥能力有著很大作用,是臺空軍“逢演必練”的科目。

  不發射導彈避免失誤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軍方表示,此次“漢光”演習“只有艦炮射擊,不發射導彈”是為了避免擾民、減少航空管制。

  尹卓認為,上述說法不無道理,但臺灣導彈表現欠佳恐怕也是不發射導彈的原因之一。在臺灣歷次軍事演習,特別是“漢光”係列演習中,導彈發射多次出現掉彈、走火、射偏等問題,涉及多種類型的導彈。比如,2006年“漢光22號”軍演時,一枚失控導彈甚至在距離主席臺不遠處爆炸。

  “臺灣目前並沒有面臨戰爭風險,導彈試射並不是必須的,不必冒險。”尹卓如是說。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