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為什麼保持負增長

時間:2014-09-12 08: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年上半年,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佈了2013年世界軍費開支報告。報告採納的數據均來自公開渠道,軍費開支包括軍事基礎設施、人員工資、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研發與生産、軍事訓練、軍事行動等費用。

  報告顯示,2013年,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為17470億美元,相比2012年減少了1.9%,繼續保持負增長。

  相關數據表明,從2012年開始,世界軍費開支總和出現了21世紀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0.4%,為17530億美元。

  負增長歸結于幾個因素。首先,美軍逐步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在這兩個戰場上的軍事行動開支相應地大幅減少——由2011年的1590億美元,降低到2012年的1150億美元;其次,由於經濟不景氣,歐洲和北美洲一些國家的國防預算大幅縮減。

  以上因素繼續對2013年世界軍費開支總額産生影響。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大體可以反映全球軍火市場的總體情況和發展趨勢。其中,美國削減軍費開支對全球軍費總額下降影響重大。

  2013年,美國軍費開支為6402億美元,相比2012年的6848億美元,下降了7.8%,佔據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的37%,仍保持世界首位;而2011年,美國軍費開支則高達7113億美元。

  如果不計算美國軍費開支,2013年世界其他各國軍費開支總和相比2012年,仍增長了1.8%。其中,俄羅斯、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及其他20個國家的軍費開支保持正增長。

  2013年美國軍費開支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結束、從阿富汗撤軍和國防預算削減。美國削減國防預算是為降低自2011年快速增大的美國國債增長速率。截至2014年4月初,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12000億美元。

  近年來,俄羅斯軍費支出呈上升趨勢。2011年,俄羅斯軍費開支為702億美元,2012年增長到800億美元,2013年為878億美元,相比2012年提高了4.8%,穩據世界第3位。

  為重新裝備俄軍和提高俄軍現代化水準,自2011年開始,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的國家武器發展和採購計劃,即《至2020年俄羅斯聯邦國家武器發展綱要》,總預算6370億美元。

  按計劃,到2015年,俄軍新型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所佔比例將達到30%;2020年,這個數字將進一步上升到70%~100%。未來幾年,俄羅斯還將在武器裝備研發和採購上大力投入。

  引人注目的是,在全球軍費支出排行榜上,2013年,沙烏地阿拉伯軍費開支超過法國,位居世界第4位,達669億美元,相比2012年增長了14%,增長率世界第一。

  2010年,伊朗核問題升級,西方計劃對伊朗實施軍事行動,沙烏地阿拉伯承受了較大壓力,因此,為其武裝力量制訂了大規模採購計劃,與美國簽署了若干個武器採購大單,合同總金額近600億美元,供貨時間長達25年,這是沙烏地阿拉伯軍費激增的重要原因。

  總體上看,歐洲和北美國家仍未能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走出來。2008年~2010年,這些國家政府將主要財政資源投入到創造就業崗位、維護銀行系統穩定、刺激出口和遏制通貨膨脹等方面,因此,國防預算被大幅削減。

  相比2012年,歐洲和南北美洲國家2013年軍費開支總和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歐洲下降了0.7%,為4100億美元;南北美洲更是下降了6.8%,為7350億美元;而非洲、中東和亞太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非洲增長了8.3%,為4490億美元。其中,迦納、安哥拉、剛果和尚比亞增長最快,分別為129%、36%、34%和15%,阿爾及利亞首次超過100億美元。

  亞太地區增長了3.6%,為4070億美元。其中,阿富汗、菲律賓、斯里蘭卡和哈薩克增長最快,分別為77%、17%、12%和10%。如果不計中國,亞太地區國家軍費開支總和增長0.9%,增長主要歸結于地區性軍備競賽、反對恐怖主義、南海島嶼爭端等。

  中東地區增長了4%,達1500億美元。其中,伊拉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增長最快,分別為27%、26%和14%。

  統計中東地區國家軍費開支時,由於缺乏公開數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沒有計及伊朗、卡達、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葉門。中東地區國家增加軍費開支,主要由於該地區政治局勢不穩定,武裝衝突不斷,有升級為局部戰爭的危險。

  總體上看,近些年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軍費開支總和中所佔比重持續增大,且大都保持正增長的態勢。究其原因,是這些國家大都處於不穩定的地區安全環境下,這些地區大都出現了明顯的軍備競賽;或者是國內政治問題比較突出,有些甚至處於內亂或內戰狀態,因此,增加軍費開支成為這些國家的首要選擇。

  北美和歐洲國家大都為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在削減軍費開支,這主要是由各自的國內經濟局勢決定的。這些國家軍隊大都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且軍費開支基數較大。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都有北約這類有力的集體安全機製作為保障,因此,削減軍費開支不會對國家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可以預測,在不發生重大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前提下,世界軍費開支總和仍將保持負增長,但這種態勢不會長期持續。

  未來幾年,北美和歐洲國家將度過削減國防預算的高峰年度;今年春季以來,烏克蘭危機持續升級,俄羅斯、烏克蘭及其周邊國家已經增大了武器採購力度;中東和亞太地區國家軍費開支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這些因素,使得世界軍費開支總和將恢復正增長態勢。(李大鵬 作者單位:海軍工程大學)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