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間諜策反並不奇怪但須堵住軍事泄密源頭

時間:2014-05-08 16:06   來源:環球時報

  廣東破獲境外間諜機關網路策反竊取軍事秘密案,談不上駭人聽聞,卻令人深思。在敵對關係尚存的當今世界,有人策反,有人被策反,純屬正常,不必大驚小怪。值得我們警惕的,倒是我們對軍事秘密源頭漏洞的嚴密防堵。中國有句俗話説得好,睡不好覺,別要怪床歪。

  説起軍事秘密源頭,不禁使我特別關注該案中的秘密內容及其來源。至少有兩點是清楚不過的。李某及其同夥獲取軍事秘密的渠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訂閱的軍隊內部期刊,二是從軍事基地拍攝的軍事圖片。只要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軍隊內部期刊是不可能一點不涉及軍隊的軍事活動、武器裝備、戰略戰術、內部管理等情況的。儘管軍隊出版單位在編輯過程中嚴格把關,但不露一點蛛絲馬跡大概很難做到,而且做到了,也許就對主要讀者對象——部隊官兵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了。所以,軍隊有關管理部門,才特別強調軍隊內部期刊必須在顯著位置加上“軍隊內部發行”字樣。也許正是這一點,其才成為竊密者的追逐目標。

  至於軍事基地特別是武器裝備試驗基地或者重要軍港、機場、導彈發射陣地,是非常重要的軍事秘密區域。這裡不僅有大量不宜公開的行動,更有不能公開的新型武器裝備戰術技術性能的秘密。因此,在其周圍不僅有嚴密的警戒,而且通常人們都會看到其週邊樹立的“軍事重地,閒人免進”的提醒標牌。為此,竊密者才會千方百計地靠近或者混入。

  防止軍隊內部期刊流入壞人之手,防止壞人靠近和進入軍事基地,應是我們從軍事秘密源頭防堵泄密漏洞的焦點和工作重點。儘管這次策反泄密是通過網路的渠道,但不能説策反泄密就是網路普及造成的,因為沒有網路普及,照樣會通過別的渠道策反泄密。當然,需要我們深刻檢討的是,如何隨著網路社會的發展,對我們軍隊內部期刊和軍事基地保密管理方式和模式的改進和加強。

  恰恰在上述問題上,我們卻漏洞有不少。據筆者所知,軍隊內部期刊發行管理存在鬆懈,有段時間甚至在地攤上都能賣。至於軍事基地,儘管軍用機場、港口碼頭、軍隊營地崗哨林立,但是從對進出人員的審查和對靠近距離的限制看,遠沒有達到令犯罪分子望而卻步的程度。

  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對軍隊內部期刊的管理問題,不能只管編輯,不管發行,發行要有嚴格限制,並要採取措施落實到讀者用戶,使之保密有責,失密必究,不至輕易落入犯罪分子之手。對於軍事基地的保密,迫切需要更新時空觀念,不能用過去的週邊距離來防範現代拍攝器材,更不能對進入軍事基地的“熟人”網開一面。有關地方和軍隊,應對軍事基礎安全警戒距離範圍做出新的調整,有關保衛部門應經常審核外來人員情況,必要時建立嚴格擔保制度。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