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解讀中國西進戰略:填補美國在阿富汗空白

時間:2014-01-20 14:21   來源:新華網

  據《參考消息》1月20日報道,【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月15日文章】題:中國的西部戰略(作者法國退休外交官陳有容)

  世界大多數國家往往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中國向東迅速進行海上擴張方面。除了進軍太平洋的戰略野心外,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的執著也反映出了它的—種需要,即確保從中東運輸能源的海上重要通道的安全。

  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是存在能源缺乏的問題。在過去幾年裏,除了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和東海到中國東部沿海港口的傳統海運航線以外,它一直在不聲不響地開闢新的能源供應路線。

  設想中的一條新路線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謂的“新絲綢之路”。這條路線從中國的西部邊界,經中亞延伸到盛産石油的中東。最終,這條“絲綢之路”可能通過鐵路延伸到歐洲。事實上,這一宏偉計劃還與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重大轉型緊密相關。

  中國西進戰略的根本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從經濟飽和、富裕的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地區轉移。

  隨著中國內陸地區經濟活動加速,能源需求也因此增加。這促使中國的戰略家們探索更直接的經西部的陸路能源供應路線,取代傳統的從中東海運到中國東部港口再陸路轉運到西部地區的路線。

  這個從西線直接供應能源的方案需要認真的規劃和在中國鄰近的中亞地區營造一個有利於中國的國際環境。

  中國早就開始這麼做了,它與巴基斯坦建立了親密關係。它去年獲得了該國瓜德爾港的管理權。瓜德爾港位於波斯灣海口,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國政府還特別重視加強上海合作組織的團結。除了中國和俄羅斯,這個組織的成員全都是中亞國家。習近平主席去年訪問了其中多個國家,並在回國前與這些國家簽署了許多重要的能源協議,還表示將加強經濟與安全合作。

  隨著美國為首的駐阿聯軍撤出,中國努力改善與阿富汗的關係。雖不常常被提及,但中國確實是阿富汗的近鄰。兩國在瓦罕走廊有一段共同的邊界。在中國看來,盛産石油的中東離這裡只有幾百公里遠。這個地緣特點使中國戰略家夢想有一天鋪設一條從伊朗經阿富汗進入新疆的石油管道。

  隨著美國人撤離阿富汗,而俄羅斯人因過去在阿富汗留下的痛苦創傷還沒完全癒合而不願重返的時候,只有中國有能力填補歐亞大陸這塊地緣政治空白。

  認識到自己的這個新角色後,中國一直在做準備工作,開始為更密切的政治關係、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

  在不遠的將來,假定西進戰略取得成功,那麼.從中東到中國的能源供應可能將有兩條新的路線:一是從中東通過海路或輸油管道至巴基斯坦的瓜德爾港,然後再通過輸油管道至新疆;二是直接利用輸油管道從伊朗經阿富汗進入新疆。與傳統海路相比.中國憑藉這兩條新的陸上供應路線,將大大節省時間和能源。

  不僅如此,陸路從戰略上來説會比海路安全得多。

  石油運輸船走海路,要經過許多對中國不一定友好的國家,而且有海盜出沒,還有美國艦隊存在。另一方面,在中國的西邊,從中亞到中東,幾乎沒有國家屬於美國的直接勢力範圍,或對中國構成潛在威脅。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支援伊朗及其夥伴(比如敘利亞)的中東外交政策有些道理。

  雖然指望中國放棄成為海洋大國的目標是不切實際的,但人們可以合理地希望,一旦中國通過西進戰略實現了新的能源安全,那它對其東邊會稍稍採取較緩和的姿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