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印度航母或是紙老虎 中國航母更加穩健

時間:2013-08-19 14:19   來源:環球網


印度民眾觀看國産航母下水。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香港中評社8月18日報道,原題:印度國産航母是“紙老虎”?(作者:張迎春)

  上周,印度海軍經歷悲喜兩重天。8月12日,印度海軍迎來“歷史性一天”,首艘國産航母“維克蘭特”號正式下水,印度由此成為繼美、俄、法、英之後,第五個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但就在印度舉國上下歡慶之際,8月14日淩晨,印度“基洛”級潛艇在孟買軍港爆炸並部分沉沒,艇上18名官兵全部遇難,仿佛是為印度的軍事實力加上了一個注腳。

  “維克蘭特”號的下水可謂一波三折,不僅比原計劃晚了4年,而且成本由預算5億美元變成了50多億美元。該航母完全完工列裝後,可望加強印度海軍的遠洋攻擊能力及在周邊地區的防衛能力,並且有助於印度保持在印度洋地區的海軍優勢。 儘管出席航母下水儀式的印度國防部長AK 安東尼站在甲板上高呼“這是非凡的里程碑”,但美國防務新聞網援引一名印度海軍消息人士的話稱,“維克蘭特”號一直處於“難産”狀態,此時實際上也只完工了30%。印度海軍有關人士也表示,該航母正式部署恐怕要到2020年。

  過去,印度一直依賴外國,此“維克蘭特”號下水,是否標誌印度具有了獨立打造藍水海軍的能力?仍然不能斷言。報道稱,“維克蘭特”號儘管自稱“本土製造”,但實際上只有外殼主要由印度自己製造,其關鍵技術環節卻並未掌握在印度手中。比如“維克蘭特”號依靠的是法國的設計藍圖,搭載的是俄羅斯戰鬥機,使用的是美國産發動機,可説是名副其實的“萬國牌”。由於“維克蘭特”號下水時只完成了初步的艦體製造,還有很多核心部件沒有安裝,這意味著該航母服役時間受制于國外供應商,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自主權、決定權”。

  近年來,印度通過龐大的軍備採購計劃,一直在試圖打造“世界第二大海軍”。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顯示,從2011年至今,印度蟬聯全球最大武器進口國。但是分析認為,軍購繁榮雖可迅速提高軍隊武器裝備水準,卻也導致了印度軍工技術發展緩慢,故印度雖有雄心勃勃的軍事工業發展計劃,但軍工企業效率低下,難盡人意。

  報道稱,要真正成為海上強國,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分析,印度的優勢在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和俄羅斯沒有將其作為對手,而是作為武器出口的大市場,對印度出口軍火的限制比對中國少得多;而且印度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擁有了航母,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其航母數量達到兩艘的“黃金時代”,航母作戰經驗堪稱豐富。但航母體現的是一國的綜合實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印度的製造業水準、作戰能力和經濟實力都有限,更由於長年習慣於“拿來主義”,自主設計能力更是嚴重不足。相比之下,中國走的是一步步穩紮穩打地發展自身航母技術的路,發展步伐比印度更加紮實穩健。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