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處理釣魚島問題源於長期戰略考量

時間:2012-09-19 10:19   來源:中國新聞社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1週年。全國各地示威遊行,聲討日本非法“購島”行徑,多地民眾高舉“銘記九一八、保衛釣魚島”等標語,這是國恥仍在心頭的明證。

  在激情愛國的背後,理性愛國正在成為中國的主流呼聲。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國力不斷成長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民眾具有了全球化戰略視野,國際社會應該相信,中國人會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維度上看問題。

  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從來都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近代史無數的例證證明了這一點,毫無疑問,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國人的“底氣”所在、激情的依託。

  過去數十年,中國先是從落後大國朝著傳統陸地強國發展,現在,國人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政府和民眾更加明確對海洋權利的訴求,正著力增強維護海洋主權的軟硬實力。

  但中國的復興絕不是傳統黃土文明的復興,更不是傳統帝國的復興,而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和平發展。今天的中國並沒有對外擴張開疆拓土,而是立足於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東西”。

  在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商討的空間,但釣魚島問題的複雜,還要充分關注到其背後的世界戰略格局。一個基本事實是,此前這一地區正在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和東亞自貿區建設,中國已為推進東亞自貿區付出數年努力,中日韓三國同意年內啟動談判,上述自貿區的建成將不僅優化亞洲國家經濟互通,也能改善東北亞局勢。但一個“一體化”的亞洲並不是某些國際勢力所樂見的。

  美國防長帕內塔正在北京進行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此前他剛剛訪問日本,並重申了強化美日同盟的重要性。帕內塔此行將扮演“促和者”角色,還是名為“調停”實則“拉偏架”,各方拭目以待。

  當前的日本面臨國內經濟危機,在經濟蕭條背景下,民眾容易對政府産生不滿,極端勢力便會借機尋找破綻和空間,綁架和裹挾民意,在個別問題上製造事端。

  軍國主義不僅值得日本政府警惕,也值得美國警惕。日方需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極端勢力進行約束,而不是與之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歷史一再證明,挑起事端所釀的苦果,還要日本自己承受。美方如果任由日本右翼勢力膨脹,加劇地區對抗,不僅不符合中日利益,也不符合美國在亞太的利益。

  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更要保持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不能自亂陣腳,中國經歷了八年的浴血抗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天,我們更有充分的時間和實力與日本週旋。從東亞發展趨勢看,崛起中的中國處在相對有利的位置,日本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從目前局勢看,日方明顯低估了中方反制的手段和能力。

  考慮到各方實力對比,中方的反制應是理性的,不可圖一時之快,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應該看到,中方的反制是組合拳:公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坐標表和海圖等做法,都是國際法範圍內確認中方對釣魚島主權的有力舉措。

  鬥爭過程也將見證中國在新時期的新成長。中方的反制措施不僅是對日本政府和右翼勢力的鬥爭,也在磨練中國處理海洋糾紛的能力,為將來解決其他敏感問題積累經驗。(記者 張蔚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