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日本很多人認為二戰失敗羞恥再戰定成功

時間:2014-04-21 17:01   來源:環球時報

  “日本安倍政府推動改革是對的,但‘錯在用了一九三零年代的舊包裝紙來包裝’。安倍晉三的民族主義史觀使日本在與中韓兩國的衝突中處於劣勢,已成鄰國的不安,且終將使日美同盟關係趨於複雜。”——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現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Nye)

  據香港中評社4月20日消息,美國偏袒日本,甚至公然支援日本的集體自衛權,可見在奧巴馬任內,對中國的鷹派已告抬頭。過去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還偽裝中立,現在全力支援日本,美日結盟已向前走出了一大步。

  據香港中評社援引《亞洲週刊》發表文章指出,最近,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現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Nye)接受英文《日本時報》訪問時表示,日本安倍政府推動改革是對的,但“錯在用了一九三零年代的舊包裝紙來包裝”。他指出,安倍晉三的民族主義史觀使日本在與中韓兩國的衝突中處於劣勢,已成鄰國的不安,且終將使日美同盟關係趨於複雜。

  奈伊的這篇訪問可説是很準確抓到了問題的重點。由於日本對歷史錯誤缺乏反省能力,到了今天,它還是要用舊的民族軍國主義包裝紙來替未來的日本做包裝,因而中國及韓國均認為日本試圖重新建軍備戰,近年來東亞及東北亞紛擾不斷,日本實為始作俑者。

  其實,奈伊的論點還可以進一步深入下去。近代政治哲學家早已有一個學派提出,日本的文化中缺少了“罪惡感意識”,只有“羞恥感意識”,因此日本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不認為當年對中韓人民所做的罪惡有什麼不對,只是認為二戰的失敗是一種未曾成功的“羞恥”,將來再做,一定成功。這才是日本對中韓人民拒絕悔罪﹑反而更加痛恨的原因。安倍政府訴諸過去的民族軍國主義,而由於美國在亞洲有制中的大戰略,所以日本綁架美國的目標遂得以實現。美國被日本綁架,已使得美國所宣揚的“全球和平民主”口號不攻自破,美國無條件挺日,已使美國形象嚴重受創。

  最近,由於克裏米亞問題,美歐與俄羅斯嚴重對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宣稱將在波羅的海設置針對俄羅斯的永久軍事基地,所以分析家表示,歐洲的新冷戰已經開始了。與此同時,在亞洲方面,以日本為中心、針對中國的新冷戰也開始擴大力道。4月24及25日美國總統奧巴將訪問日本,美日為了表示雙方軍事結盟,強化美日安保,就在最近,美日雙方的鷹派態度格外強化。我們已可斷言,一場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新冷戰已在逐漸形成。對於這種趨勢,亞洲其他國家應當保持警惕。

  奧巴馬即將訪日,對日本的鷹派政府來説當然是重大鼓勵,因此日本動作頻頻。首先,日本文部省宣佈,有關釣魚島及獨島的主權敘述,將從明年4月起,可納入中小學新版教科書的內容。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在最近表示,日本無法容許中國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

  另外,4月20日起,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那霸基地將啟動第二飛行警戒監視隊,針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諸島的警戒監視;而日本航空自衛隊在青森縣三澤基地配備的早期預警機E2C也擴大功能。所有的上述動作都有極大挑釁性和對立性,對中對韓關係只會起到惡化作用。

  除此之外,4月初,日本內閣通過了新的武器出口原則“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這是日本1967年領布實施“武器出口三原則”後的首次修正,目的是要藉著放寬軍火出口,來強化日本的安保關係,並促進軍火工業發展。根據慣例,擴大軍火出口必然造成軍事角色的加重。日本在亞洲擴大軍火出口,對亞洲和平必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