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四屆青年與兩岸發展研討會”在浙江大學舉辦

2020年11月09日 15:19:00來源:台灣網

第四屆青年與兩岸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合影。(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台灣網11月9日浙江杭州訊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11月7日在紫金港校區舉辦了第四屆青年與兩岸發展研討會,研討會主題為“和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來自海峽兩岸的近二十余位青年專家學者,就臺灣島內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態的變化、大陸對臺政策和兩岸關係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本次研討會主要討論了臺灣選舉中的民意走向趨勢、臺灣島內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態的變化以及兩岸經貿合作等問題。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星探討了臺灣選舉分析框架中的邏輯性和影響因素,指出當前較為主流的分析框架有以民調分析為中心、“藍綠板塊”以及基本盤與中間選民等,對增強框架的邏輯自洽提供了思考建議。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吳心喆介紹了國民黨恩庇侍從體系的發展,指出原有國民黨恩庇侍從體制解構後對國民黨兩岸政策産生重要影響。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仕燕引用網路新聞和媒體互動案例分析了兩岸民眾在網路領域交流互動的趨勢和挑戰,並對如何避免兩岸交流“假熱鬧”、推動兩岸交流“真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講師李文藝分別從臺灣的民情民意變化、臺灣政黨政治情況、大陸對臺政策以及美國印太戰略等幾個宏觀的層面分析了中美關係變局下兩岸融合發展的趨勢與問題。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教授林子榮就疫情背景下臺灣宏觀經濟及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現狀做了綜述性的分析和解釋。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王冠璽從兩岸政策的“研究者”和“用戶”身份出發,分析兩岸關係當前面臨的癥結所在,建議更加關注情感因素對臺灣人民的影響,提倡大陸方面要積極主動地了解臺灣民眾的願望和期待,促進兩岸相互交流、加深了解。

  此外,研討會還討論了中美關係變動背景下的兩岸關係。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孔小惠對特朗普執政後美國對臺各領域政策調整的表現、取向、原因及其影響進行了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在“一個中國”框架內最大限度地提升美臺實質關係,對臺海和平局勢産生嚴重負面影響。

  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博士生栗瀟遠就2020年以來最新的美國對臺政策中的影響因素做了分析,評估了不同類型因素效用及影響程度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博士生尹博分析了臺灣立法機構擴展所謂“國際空間”所採取的舉措及其影響,呼籲當前大陸必須採取適當的防範和規制措施加以有效應對。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黃繼朝從修正式建構主義的獨特視角出發,探討十九大以來大陸對臺政策的運作邏輯。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副研究院劉淩斌則從宏觀層面分析了未來四年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發展走向。

  在以上學者發言之後,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王冠璽、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余遜達分別對青年學者的論文進行了點評。隨後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耿曙的主持下,進行了研討會最後的討論環節。學者們結合最新美國大選的結果,分析了兩岸關係在新的國際背景局勢下的走向。學者們一致認為,兩岸都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相互交流、文化聯結和政策完善,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台灣網、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聯合報道)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星。(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仕燕。(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吳心喆。(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孔小惠。(圖片來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