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北法案”是“鏡中花”,臺當局“看得到吃不到”

2020年03月13日 10:27:00來源:台灣網

  美國聯邦眾議院和參議院近日先後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將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後生效。“臺北法案”看似內容豐富,正合臺當局胃口,包括協助臺灣鞏固與所謂“友邦”的關係、支援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臺經貿關係”等,但仔細一看,全部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香港大公網13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指出,過去幾年,美國早就以各種方式威逼利誘臺灣的所謂“邦交國”不要“棄臺”,但諷刺的是,臺當局的“斷交潮”絲毫沒有停止。至於加入世衛組織,美國多是打嘴炮而已。加強美臺經貿關係,臺當局心知肚明,這是美國打著“經貿交流”的旗號,企圖撬開臺灣的肉類市場,逼臺當局開放瘦肉精美豬入島。

  這幾年,美國和臺灣在政治、軍事方面的關係有升溫的跡象,但在經貿領域似乎較為落後,關鍵在於美國一直希望臺灣進一步開放美國30月齡以上牛只的牛肉。以及使用瘦肉精但符合國際殘留標準的美國豬肉輸入臺灣,但臺當局一直顧左右而言他。

  民進黨蔡當局遲遲不敢觸碰開放瘦肉精美豬入島的法案,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敢得罪臺灣基層農民。

  臺灣只有5%的牛肉自産、95%都是進口,但當年國民黨當局開放瘦肉精美牛都遇到巨大阻力,遑論美豬了。臺灣豬肉自給率高達95%,倘若民進黨當局開放瘦肉精美豬入島,勢必對臺灣豬農造成嚴重衝擊,受到臺灣農民的強烈反對。選票至上的民進黨又怎會自找麻煩?

  據説,臺灣已增加對美國採購黃豆、玉米、小麥、牛肉、天然氣與少量石油。2018年臺灣自美國進口石油佔總石油進口三成,2019年增至四成。臺當局加碼採購美國産品,無非就是為了減少臺對美貿易順差,投特朗普所好,希望美國能有所讓步,恢復停擺了3年的TIFA會議。

  由此可見,“臺北法案”看似是美國送給臺灣的“大禮”,但實際上暗藏玄機。臺當局從中得到了什麼,要付出什麼,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