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疫情讓世界重新評價“中國模式”

2020年03月10日 15:21:00來源:台灣網

  這次疫情是一次100%的突襲,100%的全面實戰,更是一場100%面對完全不明底細、高風險又極惡毒“敵人”的鬥爭,也是對“中國模式“的一次空前測試。

  臺灣“中時電子報”近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石齊平的評論文章説,提起“中國模式”,聯想到的多半是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或綜合國力;至於綜合國力,一般想到的是GDP、軍事力量或軟實力等。

  但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卻給“中國模式”一次空前的展現與測試機會,也給了全世界一次難得的認真觀察與客觀評價“中國模式”的機會。

  文章説,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哈德遜研究所對談時表示,“我不認為美國已經有效檢測了”,又説,“中國採取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嚴苛措施給我們爭取了時間,但我並不認為我們充分利用了這段時間。”

  評論説,坎貝爾的觀察應該是客觀的,但他口中的“難以置信”,指迅速對武漢進行了“封城”外,應該還有許多更豐富而讓人印象深刻的內容:

  被封城、封路的百姓雖感不便,但多能配合政策,在家自我隔離。

  大規模甚至全面檢測疑似患者,某些地方並出之以獎勵政策。

  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半個月建成雷神山醫院,還有病床數以千計的多個方艙醫院。

  調動數以千計的醫生與護士從各省支援武漢,用血肉築起生命防線。

  科研醫療部門日以繼夜分離毒株,研發疫苗。

  軍方動員運20、運9大中型運輸機運送醫護人員和物資,以最高效率支援武漢。

  中、西醫相互配合合作,各自發揮所長,效果出色。

  當疫情獲得基本控制,衡量全局,立即下令在管制下迅速復工,確保産業供應鏈恢復運作。

  疫情開始在多國擴散之後,中國立即對日本、伊朗等國提供檢測盒與醫療團隊支援。

  這就是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源自於“中國模式”自身。巧合的是,這一次中國大陸迎接的測試還有“對照組”,目前為止主要的對照組有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美國等,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表現不一,但普遍而言疫情發展都讓人擔憂,所以中國大陸現在開始警惕的是如何防止病毒的境外輸入。

  文章最後説,“中國模式”肯定也有待持續探索完善,但如果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它,那就不僅是成見了,凸顯的可能更是某些人的狹隘與無知。(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