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示警:新冠疫情對經濟成長與就業影響不容忽視

2020年03月05日 09:04:00來源:台灣網

  

  在新冠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下,臺灣的經濟成長預測隨不同發佈機關和發佈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普遍而言,外商銀行的最新預測都不太樂觀。例如渣打銀行將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由2.2%降至1.9%,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在上月底下修臺灣成長率,由2.4%降至1.9%;路透在2月19至25日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臺灣地區(中國)、澳洲、韓國、新加坡和泰國今年第1季全都將創下數年來最差表現,臺灣將降至1.3%,遠低於臺當局主計部門預估。

  在島內的估計方面,臺灣“主計處”上個月公佈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為2.37%,雖然已經較上次預測數2.72%下修,但仍在2%以上;另外無論是“中經院”或“中研院”,對今年是否能“保二”都表示有待觀察。島內外各大機構對臺灣經濟成長預測值的差異,其實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的原理一樣,要看對未來做什麼樣的情境假設。

  臺灣《中時電子報》評論指出,我們可以用2003年SARS的影響作為比較基礎:當時經濟成長率降了0.91個百分點,那這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和SARS相比,情況如何?以擴散程度而言,當時臺灣的確診人數要比本次冠狀病毒肺炎目前為止的數目多,所以這點是正面的。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臺灣地區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和世界各地的往來密切,所以必須要看全球。

  以觀光業為例,據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接受媒體訪問時所説,2003年之前臺灣外來觀光客總數才300萬,主要是日本,SARS發生當年旅客減少35%。去年來臺觀光客已高達1184萬人次,如以35%計算,將少400多萬人次,影響很大。根據統計,每11位旅客可創造1位旅館從業人員工作機會,若來臺旅客減少400萬人次,將衝擊36萬個工作機會,佔目前住宿餐飲業共86萬個從業人員4成多,不可小覷!(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