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為蠅頭小利醜化大陸,島內某些媒體人成了仇恨動員主力軍

2020年03月03日 13:34:00來源:台灣網

圖片來源:網路

  前一段時間,部分臺灣媒體人在對大陸疫情報道時,並不客觀公正,反而肆無忌憚地製造謠言、激化仇恨、醜化大陸,引發大陸民眾的激烈反彈,也引起了一些有良知的臺媒的憂慮和自省。

  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29日發表文章指出,當一些臺灣媒體人嘶吼著要在大陸的臺灣人回去吃蝙蝠,並對大陸抗擊疫情的努力大肆攻擊時,他們已不再是嚴肅的媒體從業者,不管他們是為了媒體的價值取向還是個人的職業前途,他們都已經喪失了媒體人的基本原則。

  文章指出,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媒體人帶來的惡劣後果。這種惡果與他們造謠抹黑給自己帶來的好處相比,顯然不成比例。換句話説,他們為了蠅頭小利卻要讓整個社會乃至兩岸付出巨大的代價。

  島內某些人的癲狂甚至超出了政治人物的掌控範圍,陸委會迫於壓力,對陸配子女返臺政策一變再變的鬧劇,將某些“臺獨”勢力的惡意展現得淋漓盡致。

  文章認為,作為群居動物,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集體意識的影響下隨波逐流。在這一過程中,政客的煽動與媒體的炒作都扮演著引領風向的角色。而在這一場疫情中,不僅少部分臺灣政客依然按捺不住炒作的衝動,很多媒體也成了仇恨動員的主力軍。

  其實,很多島內媒體也在擔心,“疫情終會過去,而兩岸關係卻再也回不去了”,“中時電子報”建議,島內媒體從業者應該冷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角色,要想想自己的言論傳播出去之後,會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收視率,而不惜讓一代人陷入仇恨意識中不能自拔,那麼這樣的媒體也就沒有資格再做“第四權”。 (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