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的“教育臺獨”貽害無窮,新教科書荼毒下一代

2019年10月17日 21:06: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最新的2019課綱課綱新學期上路,據此編寫的新版歷史教科書也隨之正式使用。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否定中華民族認同,否定《開羅宣言》的效力,否定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主體地位,簡直淪為民進黨文宣的翻版,令兩岸有識之士瞠目結舌,憂心忡忡。

  臺灣“中時電子報”日前對此發表評論説,如果説蔡當局操弄香港問題某種程度上只是順水推舟,那麼民進黨當局炮製教育“臺獨”則是處心積慮,貽害無窮。

  臺灣新教材“去中國化”的種種表述大錯特錯。民進黨重新上臺後,披著“中華民國”的外衣卻不承認臺灣人是中國人,並且煞費苦心尋根所謂“南島語系”,可以説連中華民族認同都拋棄了。

  兩岸同胞的血緣、文化連結實在太過緊密,無論是河洛族群、客家人還是外省人,任何人都否定不了自己的先輩是從大陸各地渡海來臺的事實。有藍營學者更是向綠營教授發出靈魂拷問,“如果你身上真的流著百分之百的南島語系血液,你會講幾句南島語系的話?你有幾個南島語系親戚?如果都沒有,南島語系跟你有什麼關係?”

  長期以來,“獨”派將《開羅宣言》貶低為一份未經簽署的不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新聞公報,進而為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張目。然而,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規定,在國際法中,宣言、公告、公報、議定書,甚至新聞公報,只要符合條約的定義,就産生、變更或廢止相互間權利義務達成一致,都可以視為國際條約。

  《開羅宣言》白紙黑字載明中日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名為“宣言”,實為條約。至於用“多元文化”淡化乃至否定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更是不值一駁。蔡英文本人就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她到臺灣的廟宇參拜時,拜的也幾乎都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各路神明,都有著大陸的淵源背景。

  民進黨當局扭曲歷史,荼毒青年,根本就是在炮製“人造獨”,還厚顏謊稱“天然獨”。歷史教師曹若梅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孩子,他們現在面臨到這樣的教材,我相信在3、5年之後,當他們擁有投票權的時候,他很難去做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甚至‘我是中國人’的一個國族認同。”而這正是“教育臺獨”、“文化臺獨”的險惡用心。

  香港年輕人參與暴力示威甚至宣揚“港獨”,已經引起中國大陸對香港學校教育和教科書問題的重視。有了香港的前車之鑒,有人提醒即使兩岸統一後,“臺獨”思潮仍有可能捲土重來,有大陸學者在設計“兩制臺灣方案”時因此特別強調大陸對臺灣教育有監督權。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