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大陸反制對臺軍售,善用國際規則制裁美國企業

2019年07月19日 11:41: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16日發表評論説,針對新一輪美國對臺軍售,中國大陸方面除了表達抗議之外,這次加碼做出回擊,大陸外交部正式宣佈將對相關企業做出制裁,此舉在兩岸輿論場上引起一陣熱議,很多人都據此認為,這是大陸不再容忍美國對臺軍售、不會坐視美國打臺灣牌的表現。

  不過,這次大陸對美國軍事企業實施制裁的作法,實際上並不是第一次,早在2000年,大陸就曾針對美國對臺軍售提出過制裁,只是當時沒有使用制裁這一説法,而是表達不會與相關企業建立商業往來。當時正在大陸開拓業務的“雷神”公司(也是這次對臺軍售的企業之一),作為機場雷達系統的主要供應商,由此也被排除出大陸各個大型機場工程項目的招標工作中,隨後也不得不黯然退出大陸市場。2015年,奧巴馬政府時期,大陸再度針對美國對臺軍售發出制裁,當時的對象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企業。

  這次作法與之前則略有不同,這是大陸主動公開做出制裁的宣示,顯示大陸想要藉此表達更為鮮明的反制態度。除了警示的目的之外,結合當下的中美貿易戰大背景,大陸的後續作為恐怕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升級。值得注意的是,輿論紛紛將這次制裁,與之前商務部宣佈要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結合起來。

  臺媒認為,如果這次制裁包括將相關企業納入不可靠實體名單,那麼這就將意味著這些企業註定也被排除出大陸市場,同時,與他們開展商業合作的企業也要受到一定衝擊,進而決定是否繼續與這些企業開展業務往來。

  要知道,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和大陸市場的不斷開放,許多跨國公司在大陸的業務愈來愈龐大,即便是這些軍用企業也有大量民用産品投放在大陸市場,比如負責生産M1A2主戰坦克的通用動力公司,就有蓄電池、發電廠等技術産品通過代理公司在大陸運營,而該公司旗下的灣流公務機,僅在2018年就在亞太地區獲得23億美元的收入,而大陸則是其中成長最為迅速的市場。

  雷神公司最近正在與聯合技術公司的航空業務合併,後者近年來在大陸市場發展迅速,如果雷神再次遭到大陸制裁,其與聯合技術公司的合併也勢必受到衝擊,事實上,隨著大陸機場建設的快速推進,雷神自己的機場雷達業務如果不能搶到這一塊大蛋糕,也註定影響公司的營收。

  文章認為,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已經愈來愈熟練運用國際社會的運作法則,不斷嘗試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維護自身核心關切。將相關作法納入法制軌道的作法,將導致這類懲罰措施更容易受到實際效果,無論是之前的要求國際航空公司和酒店企業修改涉臺標注,還是現在制裁軍事企業,皆是如此。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