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終結被太陽花綁架的日子

2019年03月18日 09:10:00來源:台灣網

  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自經區)構想,反對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各種光怪陸離的反對理由紛紛出籠,總結一句就是“想都別”。臺灣“中時電子報”16日發表評論説,在資訊透明的時代,蔡當局急於封殺韓國瑜的施政構想,防堵“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政策成功,“司馬昭之心”民眾都看在眼裏。若蔡當局無法放棄“以經促統恐懼症”的狹隘思維,高雄自經區將成為“辣臺妹”蔡英文的魔鏡,讓人民看穿民進黨只會打恐嚇牌騙選票的真相。

  反對高雄自經區的説法,包括臺當局“財政部長”蘇建榮説,自經區會造成區內區外的不公平待遇、海關人力無法負荷;臺灣“國發會陳主委”説,已有6港1空的“自由貿易港區”和桃園航空城及屏東農業科技園區,“高雄港目前已經享有相關優惠”。“農委會陳主委”認為“自經區對農業部門反而是傷害,因食品業者不使用島內農産品當原料……”“國發會鄭副主委”更有神來之言:“若現在設立自經區,中國製造的産品恐怕有機會洗成臺灣製造的産品”。

  臺當局“財政部”還書面補充説,目前自由貿易港區擁有114家事業,去年貿易值達7599億元。意指績效良好,不必另起爐灶。“行政院長”蘇貞昌更直言“四個不可行”,除了重復上述説法,更強調中國製造可能變成臺灣製造,讓臺灣被當成是“中國的共犯”。

  任何對臺灣經濟前景仍有期待的民眾,看到臺當局的這些反應,大概都會有一種感受,就是臺灣的前途已經快被這批人給葬送了。這些高層官員們看來都嚴重缺乏國際觀,不知其他地區在如何發展經濟,但憑部屬找到一些塘塞的“理由”,就火速拿來充當反對的法寶。許多理由根本是外行人才會説的笑話,如“中國製造可以變成臺灣製造”,完全不了解國際貿易的“原産地規則”(Rule of Origin)有嚴謹的定義和規範,不符合增值規範是不可能拿到臺灣製造證明書的,卻拿來忽悠不懂得的民眾。在不懂裝懂之下,連過去會敷衍兩句“我們研究看看”,再婉轉拒絕的“官式太極拳”都不見了。臺灣交給這群人玩弄,焉能有所期盼。

  世界銀行在2007年做過統計,全球約有3000個各式各樣的經濟特區被發展出來。中國大陸80年代在深圳等幾個以製造為主的特區獲得巨大成功之後,繼續在上海等地設立以服務業為主的“自由經濟試驗區”。

  而後包括越南、俄羅斯、印度、柬埔寨、伊朗、波蘭,甚至菲律賓都在大搞經濟特區。韓國在2003年後陸續設立了8個經濟特區,最重要的“仁川自由經濟區”,由松島國際商務區、永宗島和青蘿組成,面積廣達209平方公里,是個集國際貿易、金融、物流、商住、國際醫療、國際學校、旅遊和高科技于一身的東北亞經濟中心和綠色、低碳、永續的生態城,入駐公司和個人皆享租稅減免(3年免稅後2年減半,或5免2減半)等優惠,外國人可以完全擁有土地,目標是要成為全球3大自由經濟區之一。

  被蔡當局奉為圭臬的日本呢?安倍首相在2013年通過“國家戰略特區”相關法案,迄今經過3波在“東京圈”等10個地區建立國家戰略特區,分別有吸引全球企業設立商業基地、爭取國際醫療、吸引國際旅遊、設立國際學校、推動農業生産規模化等不同目標,藉由開放城市建築容積率、醫院病床限制、放寬農地租用限制、開放公校予民資經營、延長外人雇用期限等各種措施,來鬆綁管制較多的領域,追求特區的經濟發展。

  3月18日就是太陽花學運5週年的日子,民進黨製造“以經促統恐懼症”綁架臺灣經濟,5年來臺灣經濟更差,人民生活更苦。韓國瑜去年掀起的“韓流”,正是對經濟全面自由化趨勢的平反。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