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港媒:如何應對臺灣的文化“臺獨”

2018年08月28日 10:01:00來源:台灣網

  香港中評社28日發表喬新生的評論文章説,臺灣社會領域的教學課綱有關歷史部分的修改,特別引人注目。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把臺灣歷史、東亞歷史和世界歷史並列,把中國歷史放在東亞歷史的脈絡下討論。這是割裂臺灣歷史,企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文化教育準備工作。

  對於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倒行逆施,一些大陸學者感到悲觀,他們認為如果不儘快解決臺灣問題,那麼,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一定還會有後續動作,臺灣青年將會與大陸越來越疏遠,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將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文化現象。

  筆者認為,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教育和文化領域的“臺獨”動作大家有目共睹。表面上看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是在調整歷史課本的內容,但從本質上來説,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是要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塑造臺灣主體意識,為宣佈獨立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前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仍然“挂羊頭賣狗肉”,打著“中華民國”的幌子,採取實際行動推行“臺獨”路線。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一旦把“中華民國”全部地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那麼,臺灣獨立就會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筆者認為,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不能患得患失。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之所以千方百計地淡化“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印記,就是要為臺灣獨立掃清障礙。

  不過客觀地説,“中華民國”已經成為歷史。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只不過是千方百計地清除“中華民國”歷史記憶而已。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這樣做,是為了建立一個所謂的“臺灣共和國”,其用心之險惡,路人皆知。

  批判臺灣民進黨在臺灣島內的施政主張,必須學會辯證分析。首先,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臺灣島內消除蔣介石獨裁政權統治的各種符號,有利於讓臺灣成為正常的社會。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推行的所謂“轉型正義”,對中國國民黨進行徹底清算,目的就是要解決臺灣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這對於臺灣未來的發展不無益處。其次,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所作所為,雖然客觀上有利於從歷史上徹底消除“中華民國”存在的痕跡,但是,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這樣做是為了臺灣獨立,而不是為了國家統一。正因為如此,對於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採取的消除“中華民國”舉動,應當保持高度警惕。

  網際網路絡時代,大陸必須以創新的方式,與“臺獨”分子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如果認為只有海峽兩岸和平談判,才能對臺灣施加影響力,或者只有一勞永逸地解決臺灣問題,才能消除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臺灣島內“去中國化”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那麼,就會對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推行文化“臺獨”的行為束手無策。大陸方面必須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影響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的青年,讓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精心營造的虛假歷史徹底破産。

  首先,大陸方面應當專門開闢臺灣歷史網站,系統介紹臺灣與大陸交往的歷史,介紹中華民族的起源,讓臺灣青年充分意識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臺灣自古都是中國的領土,臺灣各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部分,不管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採取何種動作,都無法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都無法把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的血脈親情割裂開來。

  中華民族歷史綿延不絕。無論是誕生於中原地區的夏商周還是元明清,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按照中國復旦大學一位地理歷史學家的説法,當今中國版圖定於清朝建國初期,雖然在清朝統治時期,中國版圖發生多次變化,但是,中國領土主權基本確定。

  中國歷史學家之所以選擇清朝建國初期歷史版圖作為中國版圖的基礎,是因為當時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主權國家的概念,天下主義已經讓位於國家主義,東西方都出現了主權國家,按照當時的國際法確定中國的版圖既有歷史的依據,同時也有現實的法律依據。

  由於清王朝腐敗無能,因此,中國版圖曾經多次發生變化。到了晚清時期,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這是中華民族恥辱的歷史。無論是開羅宣言還是波茨坦公告,都明確重申臺灣的歷史地位,臺灣必須重新回歸祖國。這是確定臺灣歷史地位的基本法律依據,同時也是解決海峽兩岸關係的基礎和前提。無論臺灣民進黨政治領袖如何曲解國際公約關於臺灣問題的論述,也不管西方某些國家如何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法律事實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有關決議,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但是,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關於臺灣的表述,清晰的表明瞭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管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如何辯解,也不管臺灣島內的所謂歷史學者在臺灣問題上如何大費周章為臺灣獨立尋找歷史依據,都無法否定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個客觀事實。大陸應該通過網際網路絡特別是在國臺辦的網站,通俗系統講解中華民族的歷史,闡明大陸與臺灣的歷史關係,從而使臺灣青年借助於網際網路絡,了解真實的臺灣,以及臺灣的歷史地位,讓他們通過這個特殊的窗口,了解大陸與臺灣的歷史關係。

  借助於網際網路絡討論臺灣歷史地位問題,一方面可以正本清源,消除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修改教科書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釋疑解惑,讓臺灣青年特別是臺灣的青少年充分意識到,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關於臺灣的有關論述是完全錯誤的。臺灣在歷史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國際法上沒有任何討論的餘地。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試圖通過修改教科書,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純粹是癡人説夢。

  其次,消除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關於臺灣意識或者臺灣主體意識論述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還必須向臺灣青少年普及有關國際法的基本常識。臺灣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在不同的場合反覆強調“民族自決”的概念,臺灣地區領導人多次參加臺灣本地少數民族的紀念活動,以所謂公開道歉等方式,企圖分化臺灣的族群,希望臺灣本土少數民族接受並且支援臺灣獨立的政治主張。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所作所為用心險惡,其目的就是要把臺灣現在的政權塑造為“外來政權”,希望臺灣本土居民揭竿而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臺灣獨立的政治主張,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巧借東風”,順勢宣佈臺灣獨立。這是一種非常卑劣的政治操作手段。

  聯合國憲章所謂的民族自決,主要是為了解決殖民地統治民族獨立問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對臺灣行使主權有據可查,即使日本強佔臺灣之後,中國政府也沒有放棄對臺灣的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消滅日本法西斯之後,中國政府立即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良苦用心,無非是想要喚起臺灣民眾“覺醒”,讓臺灣民眾通過公民投票方式,宣佈臺灣獨立。但是,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自己也知道風險太大,因此,在修改臺灣“公民投票法”過程中對公民投票事項作出明確的限制,擔心公民投票宣佈獨立,大陸作出積極反應,臺灣永遠失去獨立的機會。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患得患失,充分説明臺灣獨立缺乏正當性。

  大陸應當向臺灣各界宣傳國際法方面的知識,尤其要向臺灣青年普及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有關決議的內容,讓臺灣青年充分意識到,過去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矛盾是代表權問題,大陸認為自己代表中國,而臺灣執政當局認為自己代表中國。臺灣民進黨上臺執政之後,推行“臺獨”路線,海峽兩岸關係性質已經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大陸主張一個中國的原則,而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則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矛盾已經變成分裂與反分裂的矛盾。如果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推行分裂國家的政治路線,那麼,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主要負責人就已經構成叛國罪,應當接受刑事審判。

  現在大陸已經意識到,大陸對臺政策必須讓臺灣民眾充分理解,而且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大陸直接面向臺灣同胞,關心他們的生産和生活,這説明大陸已經“事實上”行使對臺灣的管理權。不管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是否願意,大陸都將與臺灣同胞直接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分擔他們的痛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大陸之所以在臺灣海峽以及臺灣周邊地區舉行軍事巡邏和軍事演習,目的是為了防止出現突發事件,從而使臺灣陷入戰爭的泥潭。大陸方面當前的策略是,在經濟上直接與臺灣同胞溝通交流,實現互利雙贏;在文化上加強與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的交流,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訪問,了解海峽兩岸的文化關係,加深他們對祖國的印象。今後大陸方面應當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絡詳細介紹臺灣的歷史發展脈絡,向青少年介紹臺灣問題的由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讓他們成為國家統一的主力軍。當然,如果有必要,大陸將會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臺灣島內一些臺獨分子的犯罪行為立案調查,並且對不思悔改的犯罪分子缺席審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震懾犯罪,遏制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文化臺獨活動。

  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口頭警告或者隔空喊話無法從根本上遏制“臺獨”勢力,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臺灣獨立道路上越走越遠。大陸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經濟上面對臺灣的經濟主體,在文化上面對臺灣的青少年,向他們講述中國的歷史,揭露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製造的謊言,從而使他們真切地意識到,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依靠海峽兩岸的愛國青年。只有海內外愛國青年勇敢地站出來,揭露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醜惡行徑,才能使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臺獨陰謀無法得逞。

  針對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教育主管部門修改教科書的不法行為,海峽兩岸愛國學者應當團結起來,重新系統論述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歷史,向臺灣青年系統介紹臺灣問題的發展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追根溯源,徹底糾正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文化臺獨方向性錯誤。大陸應當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絡這個青年人常用的媒介,向臺灣島內傳播科學的歷史事實,讓臺灣同胞打開窗戶,了解自己的祖國,認清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險惡用心。建議國臺辦邀請海峽兩岸的文化學者共同編寫臺灣歷史教科書,並且以電子版的方式,向臺灣青少年傳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錯誤歷史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臺灣的青少年通過網際網路絡,了解大陸對臺灣的態度,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自覺自願地加入愛國統一戰線,為國家的和平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