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關係好 臺灣才有前途

2018年07月22日 18:23:00來源:台灣網

  香港大公網21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表示,兩年前,不願放棄“臺獨”黨綱的民進黨上臺執政,島內當時關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悲觀論調此起彼伏:“兩岸關係又將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年代了”、“臺灣要搞‘法理臺獨’了”、“大陸不會再推出惠臺措施了”。如今兩年過去,雖然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停擺,但兩岸民間交流依然熱絡,尤其臺青登陸讀書、就業和創業的意願創近年新高。至於蔡當局雖然推行和縱容“去中國化”行徑,但島內民眾對祖國和民族的身份認同比例依然高企。而大陸方面今年頒布“惠及臺胞31條措施”,給予臺企臺胞與大陸企業、大陸居民同等待遇。也許有人不解:民進黨當局誣衊和唱衰大陸、阻撓兩岸交流,為何島內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不減反增?為何當下兩岸關係沒有應驗“負面預言”?其實答案很簡單。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最近指出,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勢不可擋。兩岸同胞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對兩岸關係走近走好的一致嚮往,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過去數十年來兩岸關係雖然歷經跌宕起伏,但兩岸同胞在民族、文化認同和情感上從未分離,而兩岸關係總體趨勢也是向前發展。這固然是因為兩岸血脈相連、同文同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陸方面準確把握兩岸關係發展脈動,主導和引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大大增強了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力。尤其在當下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之際,大陸方面保持戰略定力和信心,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維護了臺海和平,維護了兩岸同胞的福祉。

  有人認為,大陸對臺政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對於“臺獨”分子,大陸方面絕不會手軟,絕不容許任何分裂國家的圖謀得逞。近年民進黨當局被世衛大會等國際組織活動拒之門外、失去四個“邦交國”以及外國企業把“臺灣”標注為“中國臺灣”,都表明“一中”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臺獨”勢力毫無生存空間和立足之地。但對於島內廣大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眾,大陸方面為這些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不變。大陸領導人多次強調,願意率先與臺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今年推出的“31條措施”不僅向臺商臺企進一步開放大陸市場,提供融資、貸款等優惠措施,還向臺胞開放逾百項資格考證,為臺青的職業生涯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大陸為臺胞辦實事辦好事的真情實意與臺當局意識形態挂帥、漠視民生經濟的自私心態形成了鮮明對比。蔡當局破壞兩岸關係,導致陸客人數銳減,島內旅遊業叫苦連天;兩岸貨貿協議商談中斷,臺灣業界無法以更優惠的關稅進入大陸市場,而臺灣也不能與其他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無法融入區域經濟。臺灣經濟每況愈下,陷入低薪“魔咒”。臺灣民眾終於看清了民進黨無德無能的真面目。所以,儘管當局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大搞“去中國化”,以行政方式給國民黨人士登陸交流製造障礙,向登陸求學人數增加的中學校長“問話”,都阻擋不了臺灣民眾尤其年輕一代新一輪的西進熱潮。

  兩岸關係好,臺灣老百姓才會好,臺灣才有前途。破壞兩岸關係,就是破壞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美好生活的前景和希望,必將遭到歷史和人民的唾棄。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