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究竟往臺當局塞了多少爛官蠢官
臺灣《中國時報》近日發表資深媒體人王尚智的評論説,臺灣前不久的“拔管案”全民目睹,不料臺當局“環保署”的“廢除塑膠吸管”案、“農委會”的“香蕉”接力推出新作,臺當局一路把島內知識分子、年輕人、農民得罪精光,腦漿灌水無下限的政策作為讓人實在不知該笑、該罵或該生氣。
蔡當局上任才短短兩年多,為何竟能夠一整批官員“爛到根、爛進智商”?民進黨執政後究竟塞進了多少五路江湖找來的蠢官、爛官?
去年中就有媒體發現,過去長期“以農民之名”抗衡當局的“臺灣農村陣線”,主要成員吳音寧、詹順貴、陳吉仲等人幾乎全部陸續入“朝”當官。從此而後,包括“農地違建合法化”等被批判經年的政策出現反覆,無論“農陣”或這些“新官們”完全熄火無語,“晉陞”等同“噤聲”,就是這群當初依附民進黨“頻上街頭、抗議遊行”的真實嘴臉。
權力腐蝕人心,雖然早就是耳熟能詳的事,但一個人的“價值初衷”身在權錢的支配位置上整個敗壞腐朽,究竟需要多少時間?這一個觀察角度,其實是來自那些長期熟悉“農陣”成員、對照著他們“當初、此刻”而尤其備感驚心動魄的現實。
這當中,吳音寧早早懂得用北農公關費大買洋酒交際“讓人驚訝”是一種,而“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在蔡英文動怒後依然“自我陶醉”其農民收入調查,則又是另外一種。若是將當年那些社運抗爭人士想像成“樸實、認份、體恤、專業”,如今顯然證明了他們的人格言行更多是“無能、濫權、傲慢、偏執”,長期反對當局體制與政策,卻在自己當官後更是一意孤行,無所顧忌。
這也讓人不禁反思,過去各種以“愛臺灣之名、幫農民之名、挺勞工之名、爭民主之名”的抗爭與倡議,究竟有多少在本質上壓根只是“覬覦政治權力”的手段?這20多年來臺灣民眾所見到的無數政治宣示的華麗文藻、民間街頭的激情演出,向社會許之以各種“政治理想”的要求,哪些不是“私欲利用”的包裝?
於是才短短兩年多,就如同最新一波綠營當局計劃以“打假新聞”之名“修法”,實際上企圖干涉“言論自由”的説詞與手法,始終凸顯民進黨與週邊依附組織長久以來的慣性:“以XX之名”,現實中卻只有不斷“在破壞體制中自我合理、在權力意識中自我催眠”,執政無能、建設無力,充滿空洞與虛榮。
臺灣民眾最可悲的不外是以20年原地空轉、前景沒落的代價,只滋養了國民黨、民進黨“一個無能、一個姦佞”這兩個政黨!如今整個綠色官場裏究竟有多少蠢官、爛官?究竟到底有多少蛋頭自戀學者、狂妄社運人士出身?確實早已經族繁不可考。
而蔡英文之所以排除萬難力保吳音寧等人到底,或許只是綠營裏早已權錢腐爛的一幫政治人物“遙想當年、社運街頭、同伴相互呼應”的青春時光,向過往的自己致敬與慨嘆。如今政黨終於輪替,“權力到手、四方就座、彼此把錢言歡”,誰還管基層死活,選票什麼的都無所謂了啦!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