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積弊難解 臺灣高等教育恐淪為“三流”

2018年06月08日 13:3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臺灣教育部門日前公佈“2017學年大專院校專職教師概況”,數據顯示現在島內高校教師年齡50歲以上者佔比高達54.4%。而在16年前,高校教師年齡大多集中在35歲至39歲,50歲以上的只有18.3%。教育界人士擔憂,民進黨當局再拿不出解決方案,臺灣高等教育將淪為三流水準。

  年輕人?少

  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公佈的數據,近20年來,臺灣高等院校教師平均年齡正在逐年增高。2001學年,老師年齡集中在35歲至39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2006學年,教師年齡集中在40歲至44歲,2011學年再移至45歲至49歲,2017學年終於移到50歲至54歲,半數以上老師都年過半百。

  觀察這組數據會發現,怎麼好像時間每過去5年,島內高校教師的平均年齡就跟著長了5歲?這是因為島內高校中的教師“主力”基本是同一撥人。

  臺灣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海外人才回臺任教,他們逐漸成長為臺灣高校師資的中堅力量。而近十年來,在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校生源減少,部分學校提前管控教師名額,年輕教師補進人數有限,而原有教師年齡日漸增長,師資也就跟著老化了。

  招新人?難

  賀陳弘擔憂,這批教師現在已經接近退休年齡,未來10年內可能整批、大量地退下去,但年輕一輩似乎還接不上來。

  臺灣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狀況是,公立大學若因為老師退休、離職後産生空缺,還願意正常補進年輕教師,但私立大學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很大,若他們的師生比暫時還合乎規定,就不會聘那麼多新進教師。

  數據也能説明這一點。2017學年臺灣大專校院專職教師數量共4.7萬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佔大頭,相對年輕的助理教授只有1.3萬人,講師及其他教師更少,為6577人,年輕後備力量嚴重不足。

  賀陳弘認為,應提升島內博士班的教學環境,把本土博士生水準“拉起來”,接替高齡即將退休的大專教師,教師新陳代謝才能接得上。

  留島內?慘

  不過,優秀的年輕人才卻並不想留在島內。臺灣大學校方感慨,近年在低薪及“年金改革”的衝擊下,要留才及攬才越來越困難。民進黨當局若再不支援島內頂尖大學發展,臺灣高教恐將淪為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的水準。

  關鍵還是待遇問題。有島內媒體提到,蔡英文當局進行的“年金改革”,已造成未來臺灣大學65歲退休教授的月退休金低於55歲中小學退休教師,等於是在逼迫資深優秀教授“出走”。

  與此同時,島內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西進大陸,因為留在島內是“三沒有”——沒有機會、沒有未來、沒有資源。

  臺灣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對這個問題的分析説得很形象:“若只拿得出香蕉,就僅能聘到猴子。”近年全世界一流大學都在投入更多資源,臺灣大專院校教師薪資卻毫無起色,只有新加坡或香港的1/3或1/5,絲毫沒有競爭力,現在甚至還被大陸追上,“再不改善,想延攬年輕、優秀人才的難度會越來越高。”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