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學者:民進黨“離”與“敵”的兩岸思維

2018年06月05日 07:08:00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時電子報”3日刊載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文章,分析民進黨的兩岸思維。張亞中認為,穩健“臺獨者”主張以柔性方式為之,主要策略是透過“文化臺獨”的作法,讓兩岸在心靈認同上逐漸分離,這是個“離”的策略。“臺獨”基本教義派認為如果要“獨立”,就必須全力以赴,這是個“敵”的策略。“離”與“敵”已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戰略指導原則,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已難回頭了。

  文章摘編如下:

  有兩個因素讓吸毒者難以戒毒,一是吸毒的習慣已産生趨力,即使想改,也難以自拔;一是吸毒後的快感,讓其願意繼續浸淫。今日的民進黨已陷入同樣的情境,有的已經看出民進黨的隱憂,但整個黨的路徑似乎已無法改變,只得被迫繼續下去;有的仍然認為民進黨的路線是正確的,不僅要繼續下去,最好再多加碼。如同吸毒者不會在意自己身體健康已被危害、眾人已經遠離,卻只期待得到毒犯的青睞、和繼續享受吸食的快感。

  或許在民進黨成立之初,製造族群對立、追求“臺獨”並不是其最終目標,而僅是打倒國民黨的策略手段,但是經過20多年的不斷宣揚,“臺獨”已經是民進黨的原則,進而成為其神主牌,差別僅在於:“臺獨”的路徑應為何?穩健“臺獨者”主張以柔性方式為之,主要策略是透過“文化臺獨”的作法,讓兩岸在心靈認同上逐漸分離,但也要維持表面和諧的兩岸關係,以爭取時間。這是個“離”的策略。

  但是“臺獨”基本教義派的看法卻有些不同,他們認為,如果要“獨立”,就必須全力以赴,他們甚而認為2016年至2020年,在民進黨享有完全執政時,是追求“臺獨”的黃金期。他們不希望任何有利於兩岸的言論在臺灣滋長,而要凸顯與強化兩岸的敵意。他們不能容忍柯文哲提“兩岸一家親”,要求民進黨必須與他分手。他們甚而認為,兩岸間各種形式的衝突有利於累積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甚而期待大陸對蔡英文當局的打壓,以方便將其轉化為與臺灣人民敵。這是個“敵”的策略。

  蔡英文本身是個“臺獨”分離主義者,考慮自身職位,她選擇走穩健“臺獨”“離”的路線,但由於“臺獨”在民進黨內是政治正確,因此,蔡英文也無法糾正激進“臺獨”“敵”的要求及壓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蔡當局的兩岸政策就是為了加速兩岸實質關係與認同的分離,想用“新南向政策”來取代兩岸經貿觀光關係,認為任何與大陸互動的人員都可能被大陸吸收利用,因此,調查局要介入高中生去大陸讀書,移民署要阻礙大陸官員來臺,整個當局強化大陸的敵意,指責反對黨未能與其一起同仇敵愾。

  “離”與“敵”已成為其兩岸政策的戰略指導原則。如同一旦吸毒就難以回頭,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已難回頭了,面對自己體質逐漸衰弱,如同吸毒者,反而是期待“興奮”而選擇加碼。2020年以前,“離”與“敵”的路線不但不可能改,反而會更強化。“離”與“敵”的兩岸關係真是我們想要的,是臺灣需要的嗎?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