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的自信

2018年05月23日 11:15: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職兩週年在網路活動回答相關提問時,蔡英文的回答是:“網友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所以薪資水準低於平均值”。這個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認知顯然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蔡英文對“薪資水準平均值”的認知,可能來自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賴清德月初出席勞動節活動時表示:臺灣去年平均月薪已達5萬元(新台幣,下同),創下歷史新高,立刻引起網民及主流媒體的質疑,不少網友甚至反諷,要為“自己拉低了平均”道歉。批評壓力下,臺灣“行政院”發言人出面補充,是加上各種獎金、紅利和加班費之後的全年收入,換算成每月薪資的結果。“行政院”再接再厲,以正式記者會宣佈:臺灣今年第一季實質總薪資創歷年新高,加上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後,高達每月5萬9852元,座上官員們個個喜上眉梢、自我感覺良好。

  社評指出,但這項數字顯然未被社會大眾及媒體認可,理由很簡單:違反經驗法則。請問聽眾週遭,有幾個人月薪可以達到5萬9千元?統計數字與民眾認知的差距為何産生如此嚴重落差,就必須嚴肅探究。

  主要原因來自薪資差距,也就是貧富差距問題的惡化。統計理論上,“平均數”與“中位數”是不同的概念,討論薪資問題,“平均數”只具有統計的意義,並不能反映低薪實況,而應以“中位數”月薪觀察,才能了解後段低薪的嚴重。

  社評中説,依“主計總處”調查,2016年經常性月薪平均近4萬元,但中位數僅3.4萬元,這才是一般勞工的感受。另外,經常性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比例,雖已從2011年43%逐年降到去年的34%,但表示仍有三分之一勞工常態性月薪在3萬元以下,這種收入連支援個人生活都極為艱辛,更遑論結婚、育子、買房,這其實才是臺當局該重視和努力的方向。

  不可諱言,臺當局對低薪問題十分重視。蔡英文就曾説,“勞工本來就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去年年終茶會時,還提出要終結青年低薪的五個方法:讓産業升級轉型、鼓勵企業幫員工加薪、基本工資持續調整、對非典型工作的年輕人提供職訓和補貼、以公共住宅、托育、幼教、學貸等減輕年輕人生活負擔。看起來充滿愛心、途徑多元;只是,方法是否真正合宜才是重點。

  社評認為,近來,臺當局“行政院”方案逐步推出:將調高臺當局機關派遣工和工友薪資以3萬元起跳、提高大學兼職教師和中小代課教師鐘點費、基本工資時薪將從140元調升到150元、將公佈“低薪資”(年薪不到50萬元)上市櫃公司名單、“內政部長”上電視大談“社會住宅”令人振奮的進度,加上“勞動基準法”“一例一休”兩度修法,整個行政團隊似乎都動了起來,為勞工薪資和福利努力拚搏。

  綜觀“行政院”施政重點,似乎認為只要充分發揮愛心,要求相關機構用法令規章積極介入,就可以協助低薪者擺脫困境。然而,任何稍有經濟邏輯的人都知道,薪資是使用勞動生産要素的價格,而價格是勞動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唯有讓勞動者品質提高、配合良好投資環境,讓廠商啟動或增加投資、增加對勞動者的需求,薪資自然水漲船高。刻意或以“法規”提高薪資,必然帶來各種負面效果,包括關廠歇業、減少福利、增加失業。南韓近來失業嚴重,被認為是去年劇烈提高最低薪資的苦果。曾為陳水扁顧問的企業領袖施振榮先生,去年8月曾剴切提出警告:“沒有創造價值,就無法解決年輕人的低薪問題”。

  社評強調,依照施振榮的説法,解決低薪問題之道,在於提高低薪者的生産力或價值。在産業大業別中,薪資中位數低於臺灣中位數者包括營造、教育服務、批發零售、藝術娛樂休閒、支援服務、農林漁牧、住宿餐飲和其他服務等産業,特別是人數眾多的批發零售(170萬人)、營造(46萬人)、住宿及餐飲(43萬人)、支援服務(35萬人),必須讓這些産業員工的價值提升,才可能根本解決低薪問題。而這些都屬於服務業,長期被臺當局忽視。蔡英文切莫自我感覺良好,把更多資源和政策輔導投入低薪産業,低薪問題才能解決。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