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刁難臺灣青年登陸 民進黨頻刷下限

2018年04月10日 11:1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協徵才活動是大陸的政府行為”“中國銀行由中國大陸官方持有絕大部分股份,屬於臺灣人禁止任職或為其成員的中國大陸黨政軍機關(構)、團體”……臺當局諸如此類的説辭,讓不少有志於登陸發展的臺青大為失望和氣憤。

  近日,中國銀行推出“大陸臺生和內地港生專項計劃”,招收在大陸就讀的臺灣應屆畢業生;廈門臺協也準備組團回臺舉辦臺企聯合徵才活動。本是臺灣年輕人大展身手的好機會,臺當局卻百般刁難,祭出“國安”的大帽,企圖以此閉關鎖島,對抗所謂的“統戰”。如此做法,引發島內輿論一片噓聲。

  多方攔阻臺青“西進”

  據廈門臺協透露,該協會原定7月返臺舉辦臺企聯合徵才活動,共有正新輪胎、友達、冠捷等110家企業共同參與,預計釋出2000職缺;即便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新鮮人,獲聘後的月薪也將達到6000元人民幣,約合2.8萬元新台幣。

  但廈門臺協會長吳家瑩表示,幾天前他們預訂7月7日在臺北世貿中心舉辦徵才博覽會,當時上午還説好了簽約,下午卻接到承辦單位通知不能借用該場地;後來他們又轉到臺北松煙文創園區,結果也碰壁。如今廈門臺協只能租借民營企業場地辦活動,且延期至8月舉辦。

  對此,臺陸委會回應稱,兩岸交流活動,不宜涉實際人員招募行為,亦不得為招募人才進行置入性廣告。説白了,就是對陸企或在陸臺企招聘臺灣青年的做法設下障礙。

  而在更早之前,中國銀行發出“大陸臺生和內地港生專項計劃”的通知,明確上海、江蘇、福建、深圳、蘇州等5家分行將招收在大陸就讀的臺灣應屆畢業生。有臺生表示,以往有意在大陸從事銀行業的臺生只能到外資銀行工作,如今中國銀行對臺生招手,很有吸引力。

  然而面對大陸釋出的善意,臺陸委會卻連夜發聲明反對,並聲稱“中國銀行由大陸官方持有大部分股份,屬於臺灣人禁止任職或為其成員的大陸黨政軍機關(構)、團體”,並警告稱,若有違反者,就按有違“兩岸條例第33條規定”處理。

  臺當局患了“恐陸症”

  “意識形態阻擋臺青就業行為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未來臺商赴陸投資是否也可能隨時扣帽子?”吳家瑩説,臺當局阻撓徵才的做法真的太過分了,這種做法只會讓臺商更反彈。

  而對於“中國銀行屬於大陸黨政軍機關(構)、團體”的説法,臺灣網友更是怒懟臺陸委會的聲明。有網友説,“你來或不來,中國銀行都在世界500強榜單裏”;還有網友譏諷稱:照這個理由,大陸的電視臺更符合“黨政機關”的標準,那麼臺灣藝人難道都不能去大陸發展了?看來民進黨又要懲罰臺灣民眾了!

  同時,律師王瀚興指出,他遍查臺當局的相關條例,也沒有一項規定大陸官方持股多就屬於政治性機關這一條,所以陸委會用“兩岸條例第33條規定”開罰應聘中國銀行的臺灣學生,恐于法無據。

  “我感覺臺當局是患了‘恐陸症’,什麼活動都認為是國臺辦在背後支援,或者説是統戰目的。”北京創業公社臺灣驛站負責人鄭博宇認為,民進黨當局拿不出更好的改善經濟和就業環境的措施,所以就故意懲罰登陸發展的臺青和臺企,借此來顯示存在感。但這樣的反制在格局上已經露怯,是黔驢技窮的表現。

  政治挂帥害人害己

  “擋得了一時,擋不了永遠。”對於臺當局阻撓大陸企業和在陸臺企徵才的做法,島內輿論認為,這種限制很沒必要,人民本就有選擇工作自由,與其搞小動作,不如認真提升臺灣薪資跟工作環境。

  在上海從事文創的臺青袁亮天表示,就業市場也是市場機制的一環,當臺灣當局自身沒辦法創造出更優的就業薪資條件,就不應怪年輕人自己想辦法,更不該阻擋年輕人去追求自我實現,追求美好生活。

  臺灣《旺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從近日中國銀行招募臺籍員工被扣上“國安”帽子,再到廈門臺協組團返臺招募人才遭到阻礙,綠營反對大陸惠臺和兩岸人才交流的態度昭然若揭。“在意識形態驅使下,(臺當局)只顧著全面封鎖,最好臺商全都回流、臺灣人全留在島內領22k(指月薪2.2萬元新台幣,約5000元人民幣),不檢討自身執政下的就業環境不佳,甚至連臺青勇於出外發展、追求幸福的腳步都要阻擋,已經真正陷入到失控邊緣。”

  臺灣《中國時報》認為,民進黨當局思維“幾近食古不化”,只會“逢中必反”,以“國安”“統戰”等藉口框限人才西進。文章結尾説,要留住或吸引全世界人才,提升競爭力,絕不是一邊宣揚自由民主價值,一邊阻止同胞用腳投票。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