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大校務會議“挺管”,臺媒:臺“教育部”不能再阻擾

2018年03月29日 07:44:00來源:台灣網

  紛紛擾擾兩個多月的“卡管案”到了必須做出政治決定的最後時間點,臺大最高權力機構校務會議終於開會,以懸殊票數認定管中閔當選校長並無疑義,不必再討論,並據以回函臺當局“教育部”,臺當局“教育部”理當立刻頒發臺大校長當選聘書給管中閔。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不能否認,“卡管案”已由單純校長聘任案變成政治案件。一波波政治恐攻既已失效,臺大遴選委員會及校務會議都明確認定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的選舉結果,臺當局“教育部”也已收到臺大校務會議公函,臺當局“教育部”必須做出決定,不能繼續技術性阻擾管中閔就任。

  社論摘編如下:

  紛紛擾擾兩個多月的“卡管案”到了必須做出政治決定的最後時間點,臺當局“教育部”當初以莫須有理由,連發8道“金牌”強令臺大“澄清”當選人管中閔在道德與“法律”上的“疑義”,聘書留而不發。臺大最高權力機構校務會議終於開會,以懸殊票數認定管中閔當選校長並無疑義,不必再討論,並據以回函臺當局“教育部”,臺當局“教育部”理當立刻頒發臺大校長當選聘書給管中閔。

  不能否認,“卡管案”已由單純校長聘任案變成政治案件。先是因為曾經在藍營擔任政務官的管中閔居然在綠營執政、且積極推派人選參選氛圍下,硬是以黑馬之姿先在學生投票獲得壓倒性勝利,進而在遴選委員會的票選中勝出,接著卻因為一些不接受選舉結果的人士利用綠營媒體展開一連串爆料、抹黑與檢舉,從所謂擔任獨立董事有利益衝突到“揭露”論文抄襲、“違法”前往大陸等,一波接一波,動作愈來愈大,“罪名”愈來愈重,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所謂的檢舉類似選舉活動時一些政客慣用的手法,利用匿名方式在媒體做誇大或扭曲事實的爆料,借抹黑手法削弱其聲勢或逼迫其知難而退。就“卡管案”而言,所謂擔任獨立董事沒有揭露,事實上管中閔成為候選人是被推薦而非自薦,學經歷資料是由推薦人填寫,豈有候選人不主動揭露的問題,但一般民眾不查,人云亦云認定管確有道德瑕疵,因而懷疑其適任性。

  至於論文抄襲的爆料烏龍,事後證實是碩士論文參考管中閔的手稿,手稿可以引用,這在許多學校都有清楚明文規定,嚴謹的學者應該都知道,而且該碩士論文也有清楚的註明。爆料的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自己沒看懂就算了,最後居然被踢爆張廖萬堅自己的論文才涉及抄襲,這真是烏賊戰術現世報的一個精彩案例。

  質疑管中閔“違法”前往大陸就更離譜,特定媒體以接獲爆料為詞,大篇幅報道説管中閔多次“違法”前往大陸,甚至引述所謂“知情官員”的説法,説這樣已經涉及了“刑責”。一時之間,不只“立法委員”開炮、臺當局“監察院”發函、檢調單位調查、臺當局“教育部”甚至要求廈大函覆臺商産學合作是否為管中閔居中牽線,陸委會也提供資訊説管中閔13年來前往大陸28次。如此大張旗鼓,臺當局“行政”、“立法”、“司法”、“監察”四院出手,只差臺當局“考試院”未介入,各界瞠目結舌。結果呢?統統查無不法,管中閔每一次前往大陸都依照規定申請,而且獲得陸委會與聯審會同意。廈大也發表詳細説明,管並無“違法”事實。

  對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不服的人,還揚言遴選委員會有瑕疵,必須召開臺大校務會議討論。事實上,遴選委員會産生之後就是獨立運作,臺大校務會議只有討論及修改校長選舉辦法的許可權,根本沒有更改遴選委員會選舉結果的許可權,即使修改校長選舉辦法,也要下一次才能適用。

  畢竟校務會議是公立大學校內機構中權力最大,召開校務會議解決爭議並非無理。結果呢?校務會議以壓倒性多數擱置了所有質疑的提案,校務會議代表直言:依“大學法”,臺當局“教育部”對公立大學校長的當選必須頒發聘書,對私立大學校長的當選才有核準與否的權力,也就是説,臺當局“教育部”與臺大校務會議都沒有權力推翻遴選委員會的選舉結果。

  最受外界質疑的是,臺當局“教育部”明顯雙重標準。臺灣陽明大學校長當選人郭旭崧只具有副教授資格,不但不符“大學法”的校長候選人門檻,而且也存在所謂獨立董事等爭議,結果臺當局“教育部”不但做出了充滿爭議的校長候選人資格認定解釋,還迅速頒發校長聘書。反觀臺灣大學的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知名計量經濟學者,卻被用超級放大鏡以最嚴苛的標準檢視,臺當局“教育部”連臺大遴選委員會開會的方式與議事流程都要質疑,明顯而赤裸裸的雙重標準,當然引發憤怒。

  受“卡管案”衝擊,臺當局“教育部”相關長官的社會聲望恐怕已經跌到史上最低點,臺當局“教育部”政策的“合法性”也受到社會質疑。一波波政治恐攻既已失效,臺大遴選委員會及校務會議都明確認定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的選舉結果,臺當局“教育部”也已收到臺大校務會議公函,臺當局“教育部”必須做出決定,不能繼續技術性阻擾管中閔就任。

  臺當局“教育部”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以臺大校務會議的決定為下臺階,尊重開會的結果,那麼臺當局“教育部”先前所謂“依法行政”、並無刁難管中閔的“官方”説法,或許還能勉強自圓其説,否則就宣佈臺當局“教育部”不接受臺大校務會議的結果,要求臺大另行成立遴選委員會,委員名單半數由臺當局“教育部”指定,畢竟完全執政完全負責,是民進黨當局的執政邏輯。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