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上有蔡英文,下有吳音寧,臺灣還有希望嗎?

2018年03月16日 09:56:00來源:台灣網

  北農因休市造成菜價下跌的風波至今仍延燒不已,各方要求總經理吳音寧下臺負責的聲音不絕於耳。令人意外的是,北農竟然自己發新聞稿強調吳音寧適任。臺灣《中央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這種自己捧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恐怕是前無古人了。蔡英文與吳音寧相似之處有二,一是不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一是不該神隱時卻神隱。上有蔡英文,下有吳音寧,臺灣還有希望嗎?

  社評摘編如下:

  北農因休市造成菜價下跌的風波至今仍延燒不已,各方要求總經理吳音寧下臺負責的聲音不絕於耳。令人意外的是,北農竟然自己發新聞稿強調吳音寧適任,這種自己捧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恐怕是前無古人了。吳音寧適任與否,其實是可以客觀檢驗的。

  首先,身為年薪兩百萬(新台幣,下同)以上的總經理,看不懂財務報表,不了解每日進貨量,面對議員質詢,只會説自己“有認真在學習”、“對農業抱有很大的熱情”,這樣如果叫適任,那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來當北農總經理了。其次,吳音寧接任時,民進黨當局強調這是總經理制,既然是總經理制,總經理怎可在公司召開的記者會上神隱,好像事不關己的樣子。一個在出事時神隱的總經理,絕對不會是適任的總經理。其實,吳音寧適任與否不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因為北農總經理一職的影響畢竟有限,我們今天要指出的是,蔡英文其實就是另一個吳音寧而已,而這才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大問題。

  蔡英文與吳音寧相似之處有二,一是不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一是不該神隱時卻神隱。北農總經理不知自己職責為何,所以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蔡英文不知自己的職責是團結臺灣以及擘畫未來,所以臺灣民主已陷危機,臺灣社會的裂痕更甚於以往,年輕人對未來的迷惘也更甚于昨日。從蔡英文就職至今,以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對國民黨、軍公教、原住民、乃至於勞工,或者抄家奪産、或者剝奪權利,或者兔死狗烹,完全無視於民主原理。凡我所欲者,強行推之,例如送吳音寧上北農總座;凡我所不欲者,強行阻之,例如阻擋管中閔接任臺大校長。

  至於擘畫未來,我們只看到一個幾乎註定失敗的“非核家園”政策,而且失敗的代價根本不是臺灣可以承擔得起,可是我們卻看不到民進黨當局有任何的風險評估。在經濟發展方面,蔡當局也沒有長遠的規劃,比摸石頭過河都還不如,於是當大陸推出惠臺31條時,蔡當局也只能徒呼負負。

  吳音寧以神隱方式面對危機,蔡英文又何嘗不是。蔡英文就職後,面對記者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多次還不讓記者發問,或者是説完就走。每當社會有重大事件發生時,我們也不見蔡英文出來講話。例如民眾瘋搶衛生紙時,反映的是社會人心不安,這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應該關注的事,可是民進黨當局卻定調這是行銷過當,不知臺灣社會已有浮動的跡象。又例如“二二八”當天一些激進“獨派”到蔣公陵寢潑漆,反映的是社會的仇恨,這也是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職責,可是蔡英文與民進黨都一付無所謂的樣子,這無異是鼓勵社會的仇恨,而任何民主都禁不起仇恨的延燒。

  上有蔡英文,下有吳音寧,臺灣還有希望嗎?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