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蔡當局讓民眾搶衛生紙,自己卻猛玩“大風吹”

2018年02月27日 09:48:00來源:台灣網

  最近有兩個場景,讓臺灣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施政,産生強烈的不安感受。一個是民眾到各賣場搶購衛生紙,另外一個是蔡英文上周突然進行“國安”人事調整,但多半是互換位子。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蔡當局團隊人事調整,少了最受民眾信任的“閣員”,同一時間又看到沒有章法的無感改組,民眾能怎麼辦呢?只能趕快去大賣場,搶著僅剩不多的衛生紙。這是此時此刻,多數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記憶,如果民進黨還自我感覺良好,這個記憶與印象,很快就會定格下去。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有兩個場景,讓臺灣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施政,産生強烈的不安感受。

  一個場景是,民眾到各賣場搶購衛生紙,造成全臺衛生紙缺貨,有的大賣場一天補了三次貨,仍然被民眾“秒殺”,買不到的民眾還在網路上大嘆“世界末日到了嗎?”剛開春就發生物價上漲,民生緊張的情況,值得蔡當局深為警惕。

  另外一個場景是,蔡英文上周突然進行“國安”人事調整,但多半是互換位子,換湯不換藥,被媒體認為是“無感改組”。與此同時,民間評價與信任度最高的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又在昨日正式退休。一來一往,讓人對這個蔡當局的人事安排,或多或少産生了不安的信任問題。

  先説衛生紙突然大漲現象,雖説是受到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國際油價也上升,助長通膨壓力,但難道蔡當局沒有提前查覺國際情勢,進行必要措施預防嗎?對業者可能囤積哄抬,有沒有做必要之稽查與防範?柴米油鹽,民眾大事,蔡當局最近的改組,臺當局“內政部”幾乎文風不動,難道相關部會與官員都盡到了責任嗎?

  無怪乎,反“年改”團體批評,蔡當局這一年九個月都專注在統“獨”、意識形態鬥爭,結果民眾搶不到衛生紙,都沒有人負責,“我們關心民生,她只關心統‘獨’!”這個説法或許失之偏頗,但持平而論,蔡上任以來,確實給人的印像是專注于所謂“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但民生攸關的大小事,相形之下,好像沒有這麼受到重視,這次搶購衛生紙風潮,就可略見端倪。

  這種“專注政治鬥爭,忽略民生所繫”的情況,在這波“內閣”改組更是明顯。首先,涉及臺當局“行政院長”內政職權部分,只動了一個臺當局“勞動部長”,而且還傳出是蔡表姐、原臺當局“勞動部長”林美珠罹病堅辭所致。但是在“拔管”大戲,卡住臺大校長任命案的臺當局“教育部”,儘管負責人潘文忠也提辭呈,卻獲蔡當局強力慰留,這給民眾的印象就更加強烈了。

  這波“內閣”改組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此:有問題的“內政”團隊,文風不動。表現不甚亮眼的“國安”團隊,也只是輪流換位子,讓人對蔡的用人有“黔驢技窮”之感。但是輪流換位子,卻是督導者與被督導者角色互換,破壞了過去歷任,包含民進黨籍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都謹慎為之的制度,對未來蔡當局體制運作,與基層文官的感受與士氣,恐怕將産生看不見的負面影響。在民眾對經濟前景不安,出現近似逃難場景的“搶衛生紙”情景時,“國安”機關與“內閣”卻只會把“大風吹”玩得不亦樂乎。難道,他們心中最軟的一塊,是自己的“位子”而非民眾的生活?

  也只能説,蔡的用人打破陳規,不考慮適格問題,要誰當幕僚長或“國安”首長就誰來當,即使互換角色,都是以她為唯一核心。但是就連陳水扁都不曾這樣處理人事,蔡也許真的是“從同一個包廂找人”,手中的牌少到只能不斷重新排列組合,但這樣對蔡當局體制與文官感受,只會留下紊亂與混淆權責問題。

  彭淮南走了,蔡當局團隊少了最受信任的“閣員”,同一時間又看到沒有章法的無感改組,民眾能怎麼辦呢?只能趕快去大賣場,搶著僅剩不多的衛生紙。我們要提醒蔡當局,這是此時此刻,多數民眾對這個蔡當局的記憶,如果還自我感覺良好,這個記憶與印象,很快就會定格下去。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