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蔡英文的夢想正甜 臺灣民眾的夢魘很苦

2018年01月05日 13:35:00來源:台灣網

  《天下雜誌》日前公佈的“2018年調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滿意度僅及24%,並且,不滿意度的民眾幾乎是滿意的3倍。這次調查是在去年11月底舉行,如果再晚一點,當“夢想辦公室”的文青發言傳得滿城風雨時,民調只怕一波還有一波跌。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5日發表評論指出,“夢想辦公室”是諷刺蔡英文日前“最低工資3萬(新台幣,下同)是她的夢想”的言論。臺當局領導人拿不出解決低薪的辦法,只以夢想説嘴,恰與臺當局“行政院長”“低薪做功德”的論調呼應。

  也就在這樣治理無能的困局中,愈來愈多臺灣人想逃離薪資困頓的夢魘,到薪資快速增長的中國大陸就業。“2018年國情調查”發現,高達38%的受訪者願意到大陸工作,如果僅考慮20~29歲及30~39歲民眾的意願,比例還要提高到44%及43%。與去年同期調查相比,總體比例也增加了8%。以臺灣2300萬人口來説,也就是1年間多了近200萬人(及家屬)想到大陸試試。

  那3年前的反兩岸服貿是在反什麼?愈反愈多人想離鄉背井到大陸工作?

  以漏洞百齣的“懶人包”誤導,以狹隘地方主義動員,善用了國民黨內部政爭的矛盾,當年太陽花運動使臺灣與全球最快速增長、創新實力頂尖的經濟體——大陸關係冰凍。一方面使臺灣失去許多高薪職位增長的契機,另一方面也讓不少人走上了離鄉奮鬥的道路。

  因為太陽花運動的龐大能量而上臺的綠營人士對這種處境沒有自覺嗎?恐怕沒有!他們自己的經濟處境顯然改善了,分配資源的權力大增。但在大舉“分封犒賞功臣”的同時,卻對民眾的困局失去同理心。因此會有“夢想辦公室”、“功德院”等讓臺灣人民傻眼的“幹話”層出不窮。

  當然,兩岸服貿不是唯一解方,如果綠營上臺後能另辟蹊徑為臺灣經濟找到新動力,為全體民眾加薪,必然也會受到民意支援。不過,要發展創新經濟的目標,卻選定經濟規模及創新實力皆次之的東南亞來投注“新南向”的資源。事倍而功半,這種方向對大多數學歷高卻英文菜的人有幫助嗎?如是,今天怎麼會有近半數年輕人想到大陸工作?

  張學友的歌《藍雨》或許很好刻畫了許多年輕人的酸楚:“茫茫的哦……搭一班最早的列車,用最溫柔的速度離開你身邊,在我沒有後悔以前,當你的美夢正甜,我已帶著破碎的心情,走遠。”沒錯,蔡英文的夢想正甜;只是,人民的夢魘很苦。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