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

2018年01月02日 09:31:00來源:台灣網

  香港中評社1日發表社評説,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年終記者會移師軍方所屬中山科學研究院龍園園區舉行,並安排媒體參觀臺灣自行研發的武器。儘管蔡英文強調,“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在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軍事議題卻特別被凸顯。和平誠可貴,沒人願意發生戰爭,綠營尤應思考,臺灣究竟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

  蔡英文在記者會提到的“新三不”,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不會不相往來。其實第二不和第三不,完全不是由她決定。這“三不”的後“二不”明顯已落實不了。蔡自認沒有暴走,大陸卻視“去中國化”、“公投法”降低門檻、強硬推“促轉”,乃至於偵辦新黨青年壓抑“統派”為想踩紅線。蔡到底有沒“三不”,大陸顯有不同看法。

  兩岸軍事議題最近之所以炙手可熱,可從幾點分析,第一,蔡當局加速“去中國化”動作,“公投”、“促轉”又喊得震天響,隨之而來的是大陸民間“武統”聲量大增,大陸鷹派似有抬頭的趨勢。 

  第二,大陸官方對蔡英文反“一中”作為採取強硬態度,加上民間“武統”聲浪四起,美國和臺灣軍事合作更加緊密。蔡當局日前也推出民進黨執政後第一本“國防報告書”,強調大陸對臺灣的軍事威脅,同時不避諱把對美軍購、軍事合作等攤在臺面上。日前並要求臺軍時刻嚴密監控共機動態之外,要適時採取必要措施,有不示弱的意味。

  第三則是國際因素。蔡英文最近密集視察防務,未必只是因應兩岸僵局。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意外讓蔣介石穩住了在臺灣的政權。對比中國大陸的過去與現在,朝鮮半島若起風雲,蔡英文未必能如昔日的蔣介石坐收漁翁之利。民進黨當局不會沒有因應劇本,這議題自然也是國際間觀察焦點。

  不論是兩岸因素或朝鮮半島因素,臺灣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是,臺灣究竟站哪個位置上。臺灣要與美日捆綁,一旦區域有事,就是直接與大陸對撞,蔡英文最近多次重申“寧可百年無戰事、不可一日無戰備”,宣示做好準備。然而,她做好了準備,臺灣民眾是否也做好準備,願意追隨?是關鍵問題。

  以目前情勢,取決於臺灣會不會受到戰爭威脅,重點是蔡當局是否接受“一中”?是否願意遵循“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架構?如果蔡當局因不願接受’一中”導致臺灣受到戰爭威脅,這就要看臺灣人是否願為不惜一切為“臺獨”而戰?

  我們以臺灣政黨版圖來分析,蔡英文2016大選拿到56%選票,這是民進黨在臺灣大選得票的極大化(陳水扁2000年得票39%、2004年50%),這其中有多少百分比是願為“臺獨”上戰場的,值得懷疑。56%再扣掉支援“臺獨”,卻不願為之上戰的青年,願以生命捍衛“臺獨”的比例自然是低於五成,會低到哪?很多臺灣人心理有數,民進黨應好好做個調查。

  一個如此分裂的社會能要人民用生命、鮮血去捍衛一個抵觸“憲法”的政治主張?這相當不可思議。臺灣募兵困難,難道只是因為薪水太低、福利太差?高層自己心知肚明。

  戰爭結果必然是生靈涂炭,毀掉的可能不止一代人,在這不確定的時代,其他地區的變數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至少兩岸應攜手儘量確保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能長長久久延續下去。2018年的第一天,祝願兩岸和平。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