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知道蔡英文還要思考多久?

2017年12月26日 11:02:00來源:台灣網

  蔡英文日前跟財經媒體記者茶敘時感慨,為什麼臺灣留不住人才與資金?她認為起薪低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要慢慢拉高勞工最低薪資,“3萬元(新台幣,下同)是我的夢想。”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資深媒體人彭蕙仙的評論文章指出,她的作為與願望,根本就是背道而馳。質言之,蔡英文沒有能力帶領臺灣經濟翻過新的扉頁。不知道蔡英文還要思考多久?歲月不待人,人才和資金也是!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日前跟財經媒體記者茶敘時感慨,為什麼臺灣留不住人才與資金?她認為起薪低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要慢慢拉高勞工最低薪資,“3萬元(新台幣,下同)是我的夢想。”

  蔡英文説,明年施政的重點是穩定總體經濟。然而,她説:“明年雖然不會比今年好,但整體來看還算是穩定。”這話不禁令人聯想到她説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但實則兩岸關係是呈現倒退,因此她對明年景氣的預估,難免會讓人感覺剉剉的,所謂不進則退,穩定也者恐怕只是經濟趨緩的遁詞。

  事實上,根據各國際機構陸續發佈的2018年經濟成長率預估數值,臺灣在亞洲各地區都是敬陪末座。面對如此難看的經濟展望,民眾想知道的是蔡英文的解方。可惜的是,她談的卻是一廂情願的夢想。蔡英文已經上臺了,現在的她可不是在競選、發表政見,怎麼還只能談願景?蔡英文的責任不是告訴民眾她的夢想是讓最低薪資提升到3萬元,而是要説明臺當局會運用什麼樣的政策,達到提高最低薪資的目標。

  蔡英文説,鼓勵民間消費與帶頭推動公共工程,是臺當局提振景氣的2大手段,這是總體經濟的ABC,卑之無甚高論,重點還是臺當局要怎麼做?然而,觀察蔡英文上臺後大砍公教年金、強推“一例一休”造成資方經營困難以及勞方收入減少,甚至帶動物價上漲,民間信心被整得七葷八素,消費力當然只減不增。現在蔡英文談“刺激內需蓬勃發展”,就算不是為時已晚,也是狗吠火車,風涼話罷了。

  她的作為與願望,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響應蔡英文的談話,中小企業説得好,人親土親,誰都想留在家鄉奮鬥,因此,如果不是不得已,沒有人會想要出走;蔡英文是不是真的搞得清楚:為什麼臺灣的人才和資金會外移?或者,要怎麼做才能把人才和資金留下來?

  當美國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的稅改方案時,對未來資金轉向的挑戰似乎仍渾然未覺的蔡英文,還在誇誇其談提升資産管理能力才能讓臺灣吸引資金;當全球經濟走向以創新力和科技力為主的競爭格局時,蔡英文還不斷糾纏在“環保、社福和經濟並非互相對立”這麼“古典”的議題裏,説明執政者無法把經濟的餅做大,才會陷臺灣不同部門于零和遊戲的困局裏。

  質言之,蔡英文沒有能力帶領臺灣經濟翻過新的扉頁。

  執政20個月後,蔡英文面對媒體,竟好意思説,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資金和人才都能留在臺灣。不知道蔡英文還要思考多久?歲月不待人,人才和資金也是!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